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   新闻公告 >  ·   新闻动态 >  ·   正文

讲座回顾董炳月: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以鲁迅短篇小说《故乡》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12浏览量:作者:

20211210日下午,文学院主办的学术讲座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以鲁迅小说《故乡》为例在北综合楼223教室举办。本次讲座由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社科大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董炳月教授主讲,由文学院李宏伟副教授主持。

下午三点,讲座开始。李宏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董炳月老师在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和鲁迅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和学术成就,对董老师的讲座表达了由衷的期待。董老师首先以一名老教师的身份向新入学的21级同学表示欢迎,同时希望这次讲座能让同学们对比较文学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打开学术视野,更深入地理解作家作品。

 

讲座伊始,董老师解释了选择鲁迅的《故乡》为例讲解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的原因。今年恰逢鲁迅诞辰140周年,《故乡》发表整百年,并且同学们在小学、中学时都了解、学习过这篇作品,接受起来会比较轻松。更为重要的是,《故乡》这篇小说表现了时代的大背景、也涉及与他国作家作品的关系,很适合用来进行比较文学研究。

董老师首先解释了比较文学的概念。董老师强调,比较文学是一个学科概念而不是一个文类概念,并提醒同学们在比较文学研究时要对阅读的书目有所选择,董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法国学者基亚的《比较文学》和美国学者大卫·丹穆若什的《什么是世界文学》两本著作。比较文学研究中,法国的影响研究和美国的平行研究影响最大。在《比较文学》中,基亚对比较文学下了一个定义,他认为比较文学并非比较,而是“国际文学关系史”,其核心在于跨国界和跨文化;由于研究内容的多样性,就要求有相适应的工作方法,具体方法是给文学类型下定义、用实证的方法证明借鉴作品的影响与评价文学类型和作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在《什么是世界文学》中的研究方法又有着不同的逻辑,丹穆若什实际上是通过研究流通、翻译、生产的三个过程来研究比较文学,从而涉及到了这三个过程背后的国家、语言、作者、作品。

董老师分析了《歌德谈话录》和《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文学”的概念,为同学们讲述了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在这里,董老师集中表达了他对比较文学的看法:不要把世界文学的概念绝对化,在认识论的层面上,世界文学一定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完整的实体,在运用世界文学的概念时一定要保持清醒,否则很容易掉入文化帝国主义的陷阱之中;在多民族国家内部,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和一般意义上的有所区别,此时的比较文学研究是民族际比较文学研究,而非国际比较文学研究;国际文学关系中,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关系不同;在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对比较文学概念的无限泛化并不可取,在进行比较文学研究时需要有自己的观点与主见。随后,董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在厘清比较文学的相关概念之后,董老师将比较文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落实到具体的作家作品中,为同学们重新解读了鲁迅的《故乡》。董老师特别关注到了《故乡》结尾处的“希望”,并引导同学们思考作者为何要从“故乡”谈到“路”和“希望”,又通过朱湘的评论,引入到对作品后三段的分析。董老师认为,“希望”从宏儿和水生处出现,儿童是“希望”的起源,而结尾出现的“路”又是“希望”的符号,《故乡》的结尾是希望、儿童、路的“三位一体”。董老师进一步指出,如果把鲁迅作品作为系列来看,“希望—儿童—路”不仅存在于《故乡》这部小说的结尾,在鲁迅的思想与作品中更有长达27年的历史,且和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有关联。

董老师指出,早在1906年,“希望”就已经成为鲁迅思考的重大问题。在日留学期间,鲁迅与同志合办杂志《新生》,虽然杂志最后夭折,但从办杂志的构想来看,鲁迅在《新生》中选择了英国画家瓦兹的《希望》作为插图。董老师结合这幅画作分析道,鲁迅弃医从文之后,一直致力于用文艺改造国民精神,其文学活动是从“希望”开始,并运用一种坚韧的态度表达希望。在回国之后,鲁迅也一直对希望问题进行着思考,在19181919年间创作的一些文章及其中所反映出的一些观念,成为了后来《故乡》结尾的源头。1918年创作的《狂人日记》结尾,就提出了“救救孩子……”;191911月,《新青年》发表了鲁迅的七篇文章,其中的《与幼者》和《生命的路》分别谈到了儿童问题和路的问题。《与幼者》不是纯粹的创作,而是在引入日本作家有岛五郎的同名作品后发起的议论。董老师结合了有岛五郎《与幼者》的创作背景,分析了作品中展现的儿童观。在《生命的路》中的语句“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以前早有路了,以后也该永远有路”,也与《故乡》的结尾处关于“路”的议论十分相似。董老师指出,鲁迅对于希望问题、儿童问题以及作为象征符号的路的问题的思考,在《故乡》创作之前有着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董老师进一步指出,在《故乡》之后,鲁迅也有对于希望问题长达十二年的追问。在1922年的《<呐喊>自序》中,鲁迅记录了他与钱玄同的“铁屋之辩”,再次谈起了希望问题。在散文诗集《野草》中的《希望》一篇,鲁迅引用了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同题诗歌以及“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这句话,反映出鲁迅此时对希望的理解已经发生转变。董老师指出,这一转变在《野草》中的《墓碣文》一篇得到了证明,而在《过客》一篇中,鲁迅也展现出了对希望问题的思考。通过结合鲁迅与友人通信中对《过客》一文的解释,董老师分析了鲁迅“反抗绝望”的观念和坚韧的生命态度,并指出《墓碣文》与《过客》这两篇文章表达的观念都是《希望》中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董老师指出,虽然这一如此重要的观念来自鲁迅对裴多菲的翻译,但裴多菲却并没有对希望和绝望问题做出这样的思考。《希望》中提到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来自裴多菲1847717日致友人的信中“绝望是那样的骗人,正和希望一样”一句,原句并不像鲁迅的译文具有极高的修辞技巧和哲理性。董老师进一步指出,这一现象涉及到了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创造性误读、翻译学和接受美学的问题,这一“误译”要放在鲁迅的“希望”思想史的脉络中来看。在《故乡》中,鲁迅将“我”的希望与闰土的香炉和烛台类比,已经对希望有所怀疑。《故乡》结尾处对希望的怀疑和《<呐喊>自序》中对钱玄同的希望的相对化,是后来误译裴多菲的前因。董老师进一步指出,《野草》并不是鲁迅“希望”思想史的终点。在1933年,鲁迅只挑选了一页手稿印在自选集前,而“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正是手稿中的一句,通过序言手稿的选择,鲁迅将这句话变成了自选集序言的主题。

讲座最后,董老师总结道,虽然《故乡》是鲁迅以自己回乡迁居的事件为题材创作的,但这篇小说和鲁迅的整个思想史有关,拥有世界文学的属性。在“希望”思想史之中,鲁迅相继受到了英国画家、日本作家和匈牙利诗人的影响,并将如此众多的作家诗人的作品和意识容纳进自己的创作之中。由跨学科的视角分析,这篇小说也体现了文学与美术的关系等复杂问题。

 

随后,李宏伟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她赞叹董老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界定了比较文学研究中民族文学、世界文学、比较文学等几个重要的概念及相互关系,并以扎实的考据和实证的方法对鲁迅在《故乡》结尾部分表达的希望主题与有岛武郎、瓦兹、裴多菲等他国作家、艺术家的关系,是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一个极好的案例,同时也是一个主题学研究的成功个案,对大家启发良多,令人受益匪浅。在问答环节中,董老师细致地解答了同学们关于讲座内容和研究方法的疑问。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