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师资队伍 >  ·   全体教师 >  ·   L >  ·   正文

刘明

发布时间:2025-03-06浏览量:作者:


一、个人简介

刘明,1981年生,山东章丘人,清华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20072018年在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工作,主要从事善本古籍的采访、编目和整理研究工作。20195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在图书馆从事古籍管理和阅览服务工作,现在古典文献研究室从事科研工作,研究馆员,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任务。

二、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古籍版本目录校勘学方向)、汉魏六朝文学古籍整理以及汉魏六朝集部文献与文学史等方面的研究。

三、科研成果

1、专著

《汉魏六朝别集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1年版。

《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提要》,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0年版。

《中国古书版本笔记》,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0年版。

2、编著

《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第二副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版。

《国家图书馆宋元善本图录》(编委之一),浙江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

《美国埃默里大学神学院图书馆藏中文古籍目录》(整理者),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版。

3、论文

《俄藏敦煌Φ242号〈文选注〉写卷臆考》,载《文学遗产》2008年第2期。

《俄藏敦煌Φ242〈文选注〉写卷校释》,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6期。

《敦煌唐写本玉台新咏考论》,载《文学遗产》2010年第5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全文转载。

《纂图互注扬子法言版本考略》,载《图书馆杂志》2010年第11期。

《宋刊〈切韵指掌图〉底本考辨》,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10年第2期。

《从宋代版刻中拓展版本研究的途径与方法——读〈上海图书馆藏宋本图录〉札记》,载《图书情报知识》2011年第6期。

《略谈宋刊文选递修残帙的版本鉴识与判定——以新近所见宋赣州本〈文选〉残帙为中心》,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年第3期。

《宋本荀子刊刻考略》,载《图书馆杂志》2012年第4期。

《宣和博古图录版本考略》,载《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5期。

《略论北宋刻本的书口特征及其鉴定》,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13年第3期。

《新见宋刊刘仕隆宅本钜宋广韵刻年考辨》,载《文物》2014年第6期。美国英文版《文物》杂志全文转载。

《郑振铎编〈玄览堂丛书〉的底本及入藏国家图书馆始末探略》,载《新世纪图书馆》2014年第7期。

《〈汉志·六艺略〉之〈春秋左氏传〉疏说》,载北大国学研究院主办《国学研究》第22卷。

《六臣注文选宋赣州州学刊本考:兼论两宋时期六臣注本的版刻源流》,载北大国学研究院主办《国学研究》第24卷。

《刘幼云旧藏敦煌本刘子辑校》,载北大国学研究院主办《国学研究》第29卷。

《嵇康集之录序注小解》,载《文学遗产》2018年第2期。

《读〈典论·论文〉三题》,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增刊第1期。

《谫说拓展文选研究的三种视角》,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晋二俊文集流传及版本述略》,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年第4期。

《别集起源琐议》,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年第4期。

《魏晋文人集的形成路径及文体辨析的关系》, 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17年第2期。

《宋本曹子建文集考论》,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18年第2期。

《宋本陶渊明集考论》,载《九江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

《嵇康集成书及明本系统考论》,载《国学学刊》2018年第2期。

《略谈黄丕烈旧藏宋刊陶渊明集版本》,载《文津学志》第6辑。

《天津博物馆藏敦煌本〈文选注〉校释》,载《文津学志》第10辑。

《宋本楚辞集注考述》,载《文津学志》第9辑。

《宋刊寒山诗集版本考辨》,载《版本目录学研究》第5辑。

《读近年来出版的两种陆机集校注整理本:以底本的选择问题为中心》,载《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18年第5期。

《余嘉锡“集录”解补释—兼论汉魏六朝文集编撰中的“集录”问题》,载《图书馆杂志》2019年第9期。

《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鲍氏集〉考论》,载《图书馆杂志》2020年第4期。

《陶弘景集的书籍史:以方法论层面重编制作与版本演化为视角》,载《国学学刊》2020年第2期。

《敦煌文选写本物质性研究谫议——以叙录范式学术史梳理和物质性要素积累为视角》,载《国学学刊》2020年第3期。

《董仲舒集的文献史》,载《国学学刊》2021年第1期。

《谢朓集的书籍史:兼论汉魏六朝别集研究的话语体系与方法论》,载《国学学刊》2021年第3期。

《司马迁〈报任安书〉的文献学解读》,载《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10期。

《贾谊陈政事疏经班固史笔的删节及考补》,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

《贾谊集的文献史》, 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22年第4期。

《“得间”与“甚解”——〈隋书经籍志〉别集目录读书法》,载《中华瑰宝》2022年第9期。

《汉魏六朝集部珍本提要稿撰写的缘起及写法》,载《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21年第3期。

2020年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载《中国文学年鉴》2021年版。

《贾谊赋作性质再平议》,载《光明日报》202274日。

《汉初的劝农诏及农事题材创作》,载《光明日报》20221121日。

《集部研究的范围及对文学史研究的意义》,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125日。

《古代文学史料整理研究的范式演进》,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718日。

《古籍整理促进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82日。

《司马相如集的文献史》,载《国学学刊》2022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藏宋本国朝诸臣奏议文献价值初探》(合著),载《中国文化遗产》2023年第1期。

《也谈吊屈原赋的赋体性质》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222日。

《余冠英与七发今译》,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331日。

《汉初屈原形象书写与离骚早期流传》,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719日。

《敦煌唐写本西京赋注文校理》,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27辑(20238月)。

《彰显古籍传承发展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载《中国文化报》20231128日。

《发挥典籍版本资源作用推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112日。

云烟过眼续录——孤本珍籍书志稿三篇》,载《中华文学史料》2024年第八辑。

《答客难作年及作品窜乱现象拟测》,载《华夏文化论坛》2024年第3期。

四、科研项目

参与文学研究所、宜昌市委宣传部共建屈原文化研究院“近现代楚辞研究文献集成”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魏六朝集部文献集成》二期“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项目。

五、获奖情况

2023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征文二等奖。

2020年,获得第四届全国社会科学青年论坛征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