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美育工作 >  ·   美育讲座 >  ·   正文

美育系列讲座回顾|第五讲:文明的中介:美术史视域下的新疆石窟寺艺术

发布时间:2025-03-18浏览量:作者:

美育系列讲座回顾|第五讲:文明的中介:美术史视域下的新疆石窟寺艺术

       322日下午《文明的中介—— 美术史视域下的新疆石窟寺艺术》讲座在北综合楼201教室成功举办。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刘韬教授应邀,从美术史的角度,讲述了新疆石窟寺艺术的深厚底蕴。

       讲座伊始,刘教授引入图像学的理论,从样式”“风格”“技术”“传播等方面对新疆石窟寺艺术展开讨论。接下来,刘教授着重讲解了龟兹(库车)与高昌(吐鲁番)两个地区的石窟寺艺术,讨论了这两个地区石窟寺艺术的分期,以及不同时期石窟寺艺术风格的演变。在讨论不同时期石窟艺术时,刘教授结合新疆佛教文化的发展、佛教与祆教及摩尼教的碰撞交流、民族迁徙与融合等因素进行分析,并举了若干壁画进行个案展示。刘教授对吐峪沟西区回鹘佛寺四臂女神图像的考释,尤其引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

       刘教授认为,新疆地区艺术面貌复杂,融合了西方、中原、草原地区的文化。作为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中介,新疆石窟寺艺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其特殊性。对于新疆石窟寺艺术,应当借鉴美术史、文献学、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与理论,展开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此次讲座刘教授与同学们交流了他对新疆地区石窟艺术风格和汉唐艺术的深入理解,也引发了同学们对艺术风格演变和文化交流的思考:艺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在各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中不断创新和发展。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通过这次讲座,我们得以一窥龟兹、高昌石窟寺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切身感受到了不同学科间互相借鉴学习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