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美育工作 >  ·   美育课程 >  ·   正文

《左传》与中国人文精神

发布时间:2025-03-11浏览量:作者:

课程名称:《左传》与中国人文精神

课程编号:102063022135

授课教师:匡钊

开课单位:哲学院

课程简介:本课程为人文通识课程,以增进听众对早期中国生活世界与人文精神之全局观的 理解为目标,结合《左传》文本的讲读,向听众展示春秋时代的社会与思想特质。课 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学生阅读《左传》中的必要段落,并提交期中论文。期末开 卷考试。 如侯外庐等贯彻马克思主义史学观和哲学观的前辈学人所示,凡论思想不 可不知其起源、背景及与各种社会经济政治力量间的互动,《左传》中呈现的生活世 界,即为我们理解先秦思想之全局及其中涌动的人文精神提供了最基本的参照。本课 程以“讲故事”的方式刻画前诸子时代的思想舞台之面貌,并由此引导听众从宏观上理 解先秦思想的基本问题意识,并启发听众由对后者的了解出发进一步建立中国人文精 神之全局观,而这无疑是现代中国人培养传统文化认同感的基本途径。 课程简介 课程不重点讲授专门的思想史问题之细节,而以建立对早期中国之生活世界与人 文精神之整体理解为目标,在培养传统文化认同的同时亦促进学生古文献的阅读能 力。课程考核方式结合课堂发言与期末论文,以评估学生由课堂获得的综合能力。 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对中国早期思想历史状况的宏观把握,并结合文献与考古知识 向学生展示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左传》全文与相关研究论 著。 本课程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讲述并带领学生阅读《左传》,培养 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其感受中国古人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进而萌发 更为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操。中国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而把握理解这一点对于培养 学生的上述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文明的连续性首先展现在不间断的历史发 展当中,而回到中国历史记载的早期阶段,并对这个时段有所理解和体察,对于深刻 理解中国文明的连续性特征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我们从头开始将中国文明视为连 续发展的整体,并进一步萌生基于这种对连续性感知而来的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 于古人为人做事原则的理解和对于中国作为连续发展的政治实体的爱国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