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   新闻公告 >  ·   新闻动态 >  ·   正文

刘跃进:家国情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脊梁

发布时间:2020-11-02浏览量:作者:

编者按:2020925-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韩国教育部、韩国研究财团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韩人文学论坛——“人文价值的再发现及新诠释”在北京和首尔连线召开。据了解,“中韩人文学论坛”创立于2015年,在两国轮流举办。五年来,中韩学者以论坛为桥梁,持续对话交流,为增进彼此了解与互信、促进两国友好关系向前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代表文学所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在中韩共同研讨环节做了题为《家国情怀,一个古老民族的精神脊梁》的专题发言。兹转载该发言,以飨读者。

2020年对世界各国来说注定是极为特殊的一年,必将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新冠疫情的突然爆发和迅速蔓延不仅使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体系都面临严峻挑战,也给许多国家、家庭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过去几个月以来,以中、韩、日为代表的东亚各国取得抗疫重大进展,并成为全球抗疫大考中的楷式。这既得益于东亚各国对疫情的高度重视、较好的综合治理能力、较为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以及国家--市场--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东亚各国“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守望相助的合作精神和根植于东亚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人文价值。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人文价值的再发现及新诠释,我想结合中国传统人文价值理念核心内容的家国情怀以及这种价值观在中国抗疫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等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中国人的心中,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庭、家族、国家紧密相连。从家出发,个人、家庭、群体、国家乃至天下,一脉相承,共同支撑着我们的理想。这就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首先,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基于我们祖先对天的敬畏。天是最高的境界。天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从自然层面来说,日月运行,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有其亘古不变的运行规律。从社会层面来说,天就是老百姓。《尚书·泰誓》(上)所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传》也有类似的表述:“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在中国古代,民的地位是很高的。由此说来,敬天就是敬畏百姓,敬畏生命。

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指出,谁能获得百姓的信任,谁就会赢得最终的胜利。谁损害老百姓的利益,谁就必然招致灭亡。《尚书》多次强调知人安民的重要性。《荀子·王制》把君与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管子·牧民·四顺》也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天地间,民为贵,这是非常重要的民本思想。从个体的人来说,他的一言一行也必须心中有天,以德昭示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与家庭、与社会、与国家、与天下是密切相关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种家国理论,以修身为起点,强调内心修养、个人行为的重要性,最终以经世济民为目标,因为一个人的好坏,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它关系到家族的荣耀,关系到国家的盛衰,更关系到天下兴亡。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不是一句空话,反映出中国人的普遍心理。

如何做到修齐治平,《中庸》还有两句话特别重要,一是正心诚意,二是致知格物。心正,才能意诚。诚有天道、人道之别。天道的关键在于诚,而人道的终极目标则是对诚的追求。《周易》就强调君子当进德修业,修辞立诚。欧阳修《朋党论》也说,君子“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道义、忠信、名节,都与诚有关。守道以诚,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报国以诚,就能同心共济,坚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致知格物,即推诚于物,致意于实,就是强调实践的意义。明代大儒王守仁在《答顾东桥书》中就指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习近平同志指出:“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这符合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统一。

其次,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还体现出对国家统一的认同。《礼记·礼运》将远古历史的运行,分为“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两种形态。天下为公,是说天下乃天下人共有之天下,是谓大同。当历史进入到私有制社会以后,以血缘为纽带,天下为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是国家的雏形。如何维护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便成为核心问题。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强调指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对此,任何人都不能质疑。周秦汉唐,中国封建社会真正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富强,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基础。康乾盛世,尊奉中华始祖,修建历代帝王庙,强调“夫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非南北中外所得私。舜东夷,文王西夷,岂可以东西别之乎?”在乾隆眼中,“中华统绪,不绝如线”。这是“《春秋》大义”中最核心的观念,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根本所系。在中华一统的前提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当中华民族危亡之日,正是彰显家国情怀之时。无数仁人志士舍小家顾大家,舍小爱成大爱,救亡图存,慷慨赴死。我们不会忘记天安门广场中央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坚持统一,同心同德,反对分裂,这是历史的选择。

再次,中国人的家国情怀还体现出对民族强盛的热切期盼。每一个中华儿女,无论生在何时,身在何处,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都要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苟利社稷,生死以之。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鲁迅称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古往今来,那些为中华民族崛起而献身的人们也许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而他们的实干,却在生动地诠释着一个古老民族的家国情怀和不屈品格。

习近平同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陈列时所说:“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总之,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无疆大爱,是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文化密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生动力,值得我们永远珍惜。

这种对天的敬畏、对国家的认同和对民族强盛的期盼等家国情怀,在今年疫情防治过程中得到全新的诠释,展现出中国人民如履薄冰的谨慎、万众一心的凝聚力、投桃报李的气度和战疫到底的决心。《诗经·秦风》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我相信,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和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民族精神将继续为中国自身发展,为国际抗疫合作,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本文转自中国文学网2020929日报道http://literature.cass.cn/xjyw/202009/t20200929_51904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