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关于人与动物的关系有着哪些新的思考?如何理解长久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4月24日下午,清华大学汪民安教授应邀做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人文之光”云端学术讲坛,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动物与人类学机器”的精彩演讲。本次讲座采取线上讲座的形式,讲座尚未开始,300人的直播间便已“座无虚席”, “一票难求”的状况一直持续到讲座结束。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执行院长张跣教授主持。
汪民安教授是著名的批评理论家、艺术评论家,他的福柯研究、尼采研究、文化研究领域的研究等也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对德勒兹、布朗肖、巴丢、阿甘本等的译介,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国内批评理论的发展方向。他的影响也不仅局限于学术界,他在艺术批评领域的影响也是众所周知,他是先锋理论家,也是先锋批评家。2017年12月,由《南方人物周刊》主办的“2017魅力人物致敬盛典”中,汪民安教授与“量子之父”潘建伟及其团队、学者葛兆光、批评家李敬泽、奥运冠军孙杨、翻译家叶廷芳等一起荣获“2017年魅力人物”。授奖词称他“保持诚实,保持好奇,尽可能多地突破人文学科的疆界,并对当下现实保持警醒之姿”。
(图片来自网络)
强调人和动物的差异,人对自然的宰制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欧洲哲学的形而上学传统。汪民安教授回顾了欧洲关于人和动物区别的四种传统主流观念。
第一种是内在视角传统,从人的内在结构寻找人的独特性。亚里士多德在《论灵魂》中认为生命总是有灵魂的,植物、动物和人有着不同的灵魂。人的灵魂不仅具备动植物的功能,更是“有理性、有思维的动物”。这一内在视角也影响笛卡尔,他认为动物和人体都具有身体,而且动物和人的身体的组织方式都像一个机器一样,遵循着特有的机械规律,这也奠定了他的身心分离二分法。
第二种是基于人与外在关系互动的外在视角。同样是亚里士多德,他在政治哲学用外在的视角定义了人,动物的生命(zoe)只会自我保存、受本能驱使。而人的生命(bios)还要从事政治、过公共生活。因此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海德格尔同样强调外在视角,区分了石头、动物和人,给出了同形而上学传统不同的理解。石头本身没有世界,没有外向性;动物则平乏于世,它无法赋予世界以意义,无法让世界“澄明”而“敞开”,处于“昏沉状态”之中;人则可以理解这个世界,给世界建立意义。
第三种是法国外科医生比夏的视角。他从解剖医学出发,提出了内在生命和外在生命的概念,内在生命是生命的组织器官的无意识的生命;外在生命是通过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来界定的,两者并不协调,却又息息相关,脑死亡不再是真正的死亡,而内在生命死亡了外在生命也无法存活,死亡成为了过程。
第四种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看法。他认为人与动物之间最大差异就是人能认识自己。这种以自我意识为区分的理念在黑格尔这里也有所体现。拉康受二者影响,提出了“镜像期”的理论。
汪民安教授认为,上述四种关于人与动物区别的四种传统观念可以用阿甘本所谓的“人类学机器”的概念加以解读。而近几十年来,随着诸多哲学家对疯癫、自然等问题的关注一起,动物研究也逐渐进入到了理论和哲学思考的核心位置,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批判得以深入发展。汪教授对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四种视角进行了分析。
第一种视角是尼采关于强弱生命的区分。尼采认为应该摒弃人与动物的划分,而要对不同的生命进行划分。他把所有生物分为强的生命和弱的生命。武士与狮子,视民与牛羊,可以具有同样的特征,这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着明确的体现。
第二种视角是哈拉维“人与动物是伴侣关系”的理论。她从与宠物狗的关系出发,认为她和狗之间是赛博格关系。这种伴侣关系不同于我们日常人把宠物当作另一种意义上的拟人化替代品。这种人与狗的关系,使人和狗的主体性都得到改变,都得到一种特殊的显现。
第三种是德勒兹的“生成动物”概念。根据这一概念,重要的不是固定的边界,而是一种持续化转换(becoming)的过程。它既不是符号学的隐喻,不是结构主义的概念,也不是精神分析中的梦,其目的在于打破一种人固有的本质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界限。
(图片来自网络)
第四种是德勒兹等人的“装置”概念。德勒兹的《千高原》里提到了游牧民族的人和马的“装置关系”,这种装置使得人和马缺一不可,这里强调了动物和人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关系。这样一种概念扰乱了特定的知识体系,使之敞开并将其与知识体系内部和外部的其他概念联系起来。
汪民安教授的讲座既引领前沿,又富有趣味,能够把高深的理论深入浅出,既明白晓畅,又引人深思。在提问环节中,同学们积极互动,汪教授结合艺术、生活,回应了同学们的疑惑。讲座结束后,大家虽然通过评论区互动的方式,把热情与感谢传达给了汪民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