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俊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科教处副处长、处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工作成就
坚持从事社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田野调查经验,研究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语言变异的微观社会语言学研究、农民工群体语言状况和港澳区域语言状况等中观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的宏观社会语言学研究等负面,均有涉略。
1.《语言生活与语言变异——河间方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著作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河间区域内的语言生活和方言进行社会语言学研究。对河间语言生活状况的研究着眼于语言能力、语言使用和语言态度的考察分析,对河间方言的变异研究着眼于方言特点明显的声韵调、特点词的本体层面的分析。力图通过本体和应用的结合、微观和宏观的考察,总结市(县)方言的语言生活和语言变异规律,探讨市(县)域语言问题及市(县)域语言规划在我国语言规划中的作用和应有的地位。
2.《中国不同民族群体语言态度差异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06.3),文章探讨中国不同民族尤其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对中国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的态度差异,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及其对语言行为的影响,展望中国未来的语言格局。认为普通话的实用价值和情感价值得到被调查者较高程度的认同,民族因素对这种认同有一定影响;语言规划中应该注意提高普通话的情感价值;提出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归属感的问题。
3.《舆情视角下的香港繁简汉字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17.1),文章根据香港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数据,试图梳理香港近年来有关繁简汉字的舆情,分析香港真实的用字情况和民众态度,并探析香港文字使用的前景。
主持项目
1.主持国家语委十一五重大项目(ZD115-10-2)子项目“中国语言普查——地方普通话方案设计”, 为中国语言有声资源数据库建设制定地方普通话调查方法、内容和标准,收集整理地方普通话研究成果。项目成果作为调查规范和调查内容收入《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调查手册·汉语方言》。
2.负责国家语委重大专项“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业务协调和统筹。调查数据成为国家语委制定语言规划的基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