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师资队伍 >  ·   全体教师 >  ·   W >  ·   正文

王敏庆

发布时间:2022-09-22浏览量:作者:

undefined

一、个人简介

王敏庆,女,祖籍山东牟平。河北师范大学本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中央美术学院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博士后在站期间,受法国远东学院(EFEO)之邀赴巴黎进行短期交流访学。2014年进入社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典文献室工作,现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二、研究领域

艺术史、佛教美术、名物学、美术考古

三、科研成果

1、专著

《北周佛教美术研究——以长安造像为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3年7月。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造像部》执行主编,“造像部”《造像经典与仪轨》《出土及传世造像》卷第一作者,中国大百科出版社,2024年5月。

2、编著


3、论文

《北周长安造像与须弥山石窟》,《西夏研究》,2012年第4期。

《荣耀之面:南北朝晚期佛教兽面图像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第13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8月

《试说宗教造型艺术基本形态》,《世界宗教文化》,2013年第2期。

《结构消融下的视觉形象》,《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佛塔受花形制渊源考略——兼谈中国与中、西亚之艺术交流》,《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第5期。

《绘画里的丝绸——也说科技与艺术的关联》,《敦煌学辑刊》,2014年第1期。

《并出似分身,相看如照镜——南朝新风、宫体诗与梁武帝广交南海》,《宗教研究》,2016年12月。

《晚明画家宋旭的山水及佛画》,《荣宝斋》,2017年第9期。

《关于明代壁画研究的几个问题——基于读柯律格《明代的图像与视觉性》的一些思考》,《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2018年6月。

《宗教艺术的定义、性质、边界及基本形态初论》,《艺术探索》,2018第5期。(第一作者)

《黄金之丘下的河神——阿富汗蒂拉丘地1号墓出土的人与海豚金牌饰图像初探》《世界宗教文化》2018第5期。

《吴越王金涂塔与阿育王塔形制关系考辨》,载《多维视野下的中日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北朝晚期白玉造像的形式美学》,《中国文学批评》2019年第4期。

《吴越王金涂塔形制来源新探》,《敦煌学辑刊》2020年第2期。

《关于中国阿育王塔称谓与形制关系的再考察——以吴越王金涂塔为中心》《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4期。

《麦积山石窟第62窟正壁菩萨形象探源》,《美成在久》,2022年第3期。

《新绛龙兴寺藏北朝造像碑探析》,《石窟艺术研究》,2022年4月

《传播媒介的多样性与观音信仰的流布:以妙善故事为例》,《普陀学刊》(2022.12),第十六辑。

四、科研项目

《中古中国单层方形覆钵塔研究》获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2BZJ021。

五、获奖情况

《北周佛教美术研究——以长安造像为中心》,荣获“优秀博士后学术成果”奖,2013年7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论文《黄金之丘下的河神——阿富汗蒂拉丘地1号墓出土的人与海豚金牌饰图像初探》获文学所优秀科研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