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师资队伍 >  ·   全体教师 >  ·   S >  ·   正文

孙伯君

发布时间:2025-03-05浏览量:作者:

个人简介

孙伯君,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硕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民族文字文献研究室主任,二级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和职称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语文》《民族语文》《西夏研究》等杂志编委。中央民族大学、宁夏大学等兼职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曾为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客座教授,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访问教授,台湾中研院语言学研究所访问学人。2010年至今担任国际ISO/IEC JTC1/SC2/WG2“编码字符集分技术委员会”专家。

研究领域

研究领域主要是中国古代民族的语言文字、西夏学,尤其感兴趣的是对学术界所谓冷门“绝学”的探索。运用传统的文献考据学和番汉对音研究法,对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八思巴文等民族古文字文献进行考释,从而揭示古代汉语和古代藏缅语、阿尔泰语的语音对应规律,为历史语言学理论研究提供资料。同时,就这些文献中所蕴含的民族历史文化加以阐释。

主要研究成果:

出版专著10部,编著7种,发表论文160余篇。

(一)独著

1、《金代女真语》,辽宁民族出版社,2004年。韩文版《金代女真语》(太学社,2015年)。再版《金代女真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月。

2、《黑水城出土等韵抄本〈解释歌义〉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

3、《西夏新译佛经陀罗尼的对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西夏文献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5、《元代白云宗西夏文资料汇释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

(二)合著

1、聂鸿音、孙伯君《黑水城出土音韵学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

2、孙伯君、聂鸿音《契丹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3、聂鸿音、孙伯君《〈西番译语〉校录及汇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4、孙伯君、聂鸿音《西夏文藏传佛教史料——“大手印”法经典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18年。

5、聂鸿音、孙伯君《西夏文华严经著作研究》,中华书局、宁夏人民出版社,2018年。

(三)编著

1、《国外早期西夏学论集》(一)(二),民族出版社,2005年。

2、《中国多文字时代的历史文献研究》(与聂鸿音合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3、《哈佛燕京学社藏纳西东巴经书》第1-9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022年。

4、《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西夏卷》(与景永时合作),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9年。

5、《“译音对勘”的材料与方法》(与麻晓芳合作),黄山书社,2021年。

6、《中国民族古文字文献》第1-3辑,黄山书社,2021-2024年。

7、《西夏文<大宝积经>整理研究集成》,黄山书社,2024年。

(四)代表论文

1.《藏传佛教“大手印”法在西夏的流传》,《西夏学》2017年第1期,甘肃文化出版社2017年,第139-150页。

2.《西夏语牙音和舌头音的腭化音变》,《语言研究》2018年第1期。

3.《西夏文相马、医马法<育骏方>考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4.《西夏文写本<整驾西行烧香歌>释补》,《西夏研究》2018年第5期。

5.A Textual Research on Chos-kyi Seng-ge, the Xixia State Preceptor,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 Vol.2, 2018.Sep.3. pp. 185-194. ISSN: 2513.8502.

6.《神木县花石崖女真文题刻考释》,《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

7.《西夏文<三代相照文集>述略》,《宁夏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8.《汉语北方话的“番式”变读》,《方言》2019年第2期。

9.《存世女真文性质再探》,《满语研究》2019年第1期。

10.《西夏文<三观九门枢钥>考补》,《宁夏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

11.《 “华夷译语”汉字注音法考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

12.《西夏皇帝又称白天子考》,《宁夏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

13.《中国民族古文字的文字学意义》,《民族语文》2020年第2期。

14.《西夏文<大藏经>帙号与勒尼语<千字文>》,《文献》2020年第3期。

15.《西夏职官与封号的翻译原则》,《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

16.《西夏版刻文献中的书者、刻工和功德主》,《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

17.《北方民族语的“番式”变读与语音构拟》,《民族翻译》2021年第4期。

18.《汉字对民族古文字的创制和书写的影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

19.《宋元时期佛经翻译中的吐蕃译经传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

20.《12世纪汉语河西方音的声韵特征再探》,《中国语文》2022年第5期。

21.《李惠月及元代河西僧人写刊佛经史实再考》(与郑昊合作),《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

22.《张掖金塔寺东窟西夏文题记考释》(与夏立栋合作),《敦煌学辑刊》2022年第2期。

23.《天理图书馆藏八思巴“赞叹”<大乘无量寿宗要经>:至元三十年(1293)的西夏文译本考释》,《敦煌研究》2022年第3期。

24.《吐峪沟出土西夏文“大手印”法修持仪轨考释》,杜建录主编《西夏学》2022年第2期,甘肃文化出版社,第194-206页。

25.《西夏文献研究的现状和未来》,《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

26.The nature of the non-Chinese writings discovered in Southern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Writing Systems,Vol.7, 2023. June. pp. 79-85.

27.《西夏文献的语文特征》,《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

28.Tanguto-Chinese Elements in the 12th Century Dialect of Hexi,Written Monuments of the Orient, 2023(VOLUME 9) :107-123. Special Issue: Tangut Studies: Prospects and Problems for the 21st c.

29.《西夏语“时”义时间词及其语法化》,《民族语文》2023年第5期。

30.《契丹字拟音的再检讨》,《中国语文》2024年第1期。

承担项目情况

序号

项目来源类别

课题名称(项目编号)

批准时间

1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华字库”第18、19包(0610-1041BJNF2328/18)

2011/04

2

国家社科基金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藏传佛教史料——‘大手印法’经典研究(11BMZ018)

2011/05

3

国家社科基金

西夏文《大宝积经》研究集成(16BMZ026)

2016/05

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

满汉对音译音文献集成、数据库建设及清代音韵学体系重构研究(18ZDA305)

2018/05

5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

元代白云宗西夏文资料的汇释与研究(20FMZA001)

2020/10

6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

基于汉语通语与方言研究的番汉对音数据库建设(20VJXT016)

2020/12

7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

纳西东巴经书的整理与研究

2008/07

8

中国社会科学院特殊学科

女真文

2009/08

9

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项目

民族文献语言学学科建设(XC2021001)

2020/10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特殊学科”资助计划

西夏文

2023/05

获奖情况

1、2005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博士论文奖。

2、200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六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3、2020年10月获评为社科院“长城学者”。

4、2021年12月获评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5、2022年1月获评为社科院“领军人才”。

6、2024年1月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