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师资队伍 >  ·   全体教师 >  ·   M >  ·   正文

孟登迎

发布时间:2019-05-27浏览量:作者:


一、个人简介

孟登迎,197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美学理论及“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思潮的教学和研究。二十多年来以志愿者身份坚持参与青年志愿者培养、生态环境教育和当代乡村建设行动。

二、研究领域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青年文化与人文教育。

三、科研成果

1、专著:《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编著和译著:

主编“国外青年文化研究译丛”,主译《青年文化比较:青年文化社会学及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青年亚文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版)、《通过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版)、《亚文化之后: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的批判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版)。与人合译《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和《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等。另参与《文化研究关键词》和《西方文论关键词》等书相关词条的撰写。

3、论文

1. 《不做担保的霍尔:理论化探索与文化研究的反思》,《中国图书评论》2022年第11期。

2. 《在时代隔膜中走进柳青的精神世界》,《文艺理论与批评》2021年第5期。

      3. 《试论当今中国“新型”青年文化生成的可能性》,《文学与文化》2019年第4期。

      4.“文化研究”中国化的可能性探析》,《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6期。

      5.《文化研究的英国传统、美国来路和中国实践——兼论文化研究进入大陆学术思想界的历程》,《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年第1期。

     6.《文化研究的政治自觉和身份反省——兼谈如何看待我国“文化研究”的困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6期。

     7. 《文化自觉、生活方式与政治想象》,《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4期。

     8. “亚文化”概念形成史浅析》,《外国文学》2008年第6期。

     9.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外国文学》2004年第1期。

    10.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与文艺问题》,《外国文学》2002年第2期。

四、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研究”的中国化研究2023年底结项,成果即将出版。

寄语:以出世的情怀,做入世的事业。


电子邮箱:mdengyin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