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嘉,女,汉族,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博士;中国民俗学会理事。
教授课程
民间文学概论、神话学
专业与研究方向
中国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理论
学术成果
专著:
《信天游词文本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9年。
论文:
1. 文本:具有构境能力的语言事件,《民族文学研究》,2018年第6期。
2. 民俗学“框架式”语境观的双重向度,《民俗研究》,2018年第5期。
3. 2015年民俗学理论研究综述,载《中国民间文学年鉴2016》,朝戈金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版。
4. 民俗学-民间文学“穷举式”语境研究的再思考,载《哲勒之思:口头诗学的本土化实践》,高荷红 罗丹阳 主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5. 美国华裔文化的形成:散居民民俗和身份认同的视角与反思(译者),《文化遗产》,2016年第4期。
6. 马林诺夫斯基论神话与宗教的同质性,《民族文学研究》,2016年第6期。
7. “非遗”理论研究的主要成就和总体趋势——以2014年研究为中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8. 2014年民俗学理论研究综述,载《中国民间文学年鉴2015》,朝戈金 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9. 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功能理论及其完善路向,《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10. 马林诺夫斯基信仰功能理论的内部矛盾——以《信仰和道德的基础》为例,《民俗研究》,2014年第5期。
11. 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12. 信天游词文本的人称隐喻,《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第3期。
13. 信天游词文本中的重复手法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科研项目
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青年项目、陕西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校级教改项目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