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日古德,女,蒙古族,博士、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语言文学专业。2000年毕业于日本山形大学教育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日本大阪大学社会语言学研究科,获语言文化学博士学位。2009年-2011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2011年至今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2013-2014年,美国哈佛大学、2017-2018年,匈牙利罗兰大学、2019年2月-5月,德国洪堡大学、2024年6月-12月,土耳其伊斯坦博尔大学访问学者。现担任中国蒙古语文学会秘书长、中国民族语文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成果有《华夷译语(甲种本)音译汉字研究》、《A study of a Sino-Mongol glossary known as the Bei-lu Yi-yu (北虏译语研究)》、《<蒙古秘史>音译汉字拼写原则研究》等汉文、英文、西里尔蒙古文专著,编著有《土族语366句会话句》,论文二十余篇。主持社科基金项目《元明时期汉语、蒙古语对译词典比较研究》(2015年)和《基于汉语音韵学的元明汉籍史料蒙古语音译名称研究》(2024年)以及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大兴安岭地区遗存古代摩崖题记调查与研究》(2020年)研究成员。曾获得全国博士后优秀成果奖。研究方向为中古蒙古语、蒙古语族语言研究、文献学。
主要研究成果
专著:
1. 《华夷译语(甲种本)音译汉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2. A study of a Sino-Mongol glossary known as the Bei-lu Yi-yu (北虏译语研究)(英文),乌兰巴托索永布出版社,2017年。
3. 《<蒙古秘史>音译汉字拼写原则研究》(西里尔文),蒙古国国立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2019年。
4. 《土族语366句会话句》(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5. 《达斡尔语366句会话句》(合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
论文:
6. 《<至元译语>的版本及其音译汉字勘校》,《民族语文》,2022年第2期。
7. 《华夷译语(甲种本)音译汉字基础音系研究》,《民族语文》,2012年第6期。
8. 《<蒙古秘史>音译汉字基础音系——以拼写蒙古语čo/čö, ǰo/ ǰö语音的字为中心——》,《日本蒙古学会纪要》第39期,2009年。
9. 《清代禁書運動對蒙古語文獻的影響——以《登壇必究》之《北虜譯語》爲例》,《西域历史语言集刊》第十辑,2017年。
10. 《匈牙利访学札记》,《中国社会科学报》,《社科院专刊》2019年9月20日总第495期。
11. 《大兴安岭地区古代摩崖题记考察记》(合著),《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04月17日总第515期。
12. 《<卢龙塞略>译语之“一词多译现象考》,《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
13. 《再论<蒙古秘史>音译汉字语音特征》,《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
14. 《呼和浩特万部华严经塔八思巴文题记释读》(合著),《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
15. 《呼和浩特市萬部華嚴經塔回鶻蒙古文題記》(合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学刊》(第十三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学刊编委会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
16. 《对查干白其嘎查塔尔查克图山摩崖题记的考察与研究》(合著)《内蒙古社会科学(蒙古文版)》2024年第4期。
17. 《新发现陕西岐山县资福宫八思巴蒙古文第二碑》(合著)《蒙古语文》2024年第8期。
18. 《新发现陕西岐山县资福宫八思巴蒙古文第一碑》(合著)《内蒙古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
19. Хөх хотын Эрдэнэ цагаан суваргын уйгаржин монгол бичээсийн шинжлэл(合著),TYYXИЙН СУДЛАЛ,БOТЬL,STUDIA HISTORICA,INSTITUTI HISTORIAE ET ETHNOLOGICI ACADEMIAE SCIENTIARUM MONGOLI,Fasciculus 1-19,Tomus L,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