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莫曲布嫫,彝族,1964年4月出生于四川凉山昭觉。1980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附中;1984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陶立璠教授);1988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史哲部,获法学硕士学位(民族学,导师:马学良教授);2000年9月─2002年1月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访问博士研究生(课程导师:格雷戈里·纳吉教授);2003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民俗学,导师:钟敬文教授、刘魁立教授)。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历任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副主任(1998-2003)、民族文学理论与当代批评研究室主任(2003-2014),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03-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文学网”学术策划,数字网络工作室负责人(2003-2009),“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档案库”首席研究员(2013-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中心理事(2002-2008)、特约研究员。此外,兼中央民族大学重点学科特聘教师,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贵州毕节学院客座研究员,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客座教授,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巴莫姊妹彝学小组成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2010- ),分管“中国民俗学网”建站、改版、系统升级与日常更新和维护工作;中国比较古典学学会副会长,国际史诗研究学会秘书长,国际民俗学者组织(FF)通讯会员,欧美同学会会员;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节日志》编辑部副主编;《民族艺术》、《古典研究》(香港)、《民俗研究》编委;文化部外联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2008— );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委员。
在治学方法上坚持田野研究、民族志写作与学理思考的互动,力图在口头传统与书写文化的联结点上探究人类表达文化之根,书写民俗生活的“表情”(钟敬文先生语),追问民间思想的“真型”(杨成志先生语)。已出版个人学术专著《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2000),田野图文报告《神图与鬼板:凉山彝族祝咒文学与宗教绘画考察》(2004);译著《荷马诸问题》(Homeric Questions, 哈佛大学格雷戈里•纳吉教授著,2008)。在《文学评论》、《民族文学研究》、《民族艺术》、《民俗研究》、《口头传统》(美)、《亚洲族群性》(英)、《日中文化比较研究》(日)、《比较民俗学》(日)、《日本民俗学》(日)等学刊上发表论文、文章和调查报告九十余篇,主要代表作和学术观点见《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田野研究的“五个在场”》(学术访谈)、Traditional Nuosu Origin Narratives: A Case Study of Ritualized Epos in Bimo Incantation Scriptures(英文撰写);参与编撰的著作有《中华文学通史》、《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彝族文化史》、《彝族风俗志》、Mountain Patterns: The Survival of Nuosu Culture in China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00年)、《四川大凉山》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少数民族文学分卷主编》等。
基于凉山彝族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的田野作业和追踪研究,从反思学术史的批评立场,将既往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研究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概括为“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进而从具体实践中摸索出适用于口头传统调研的田野作业流程,同时以“五个在场”为基本学术预设,提炼出口头传统田野研究的工作模型,在学界有一定反响。近年来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政策制订和工作流程有密切的学术跟踪;完成和承担多项国家级、部级重点项目与委托项目。
• 研究方向:彝族文学传统与民俗文化传承,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
• 教学领域:西南少数民族叙事传统,口头传统与田野研究,民俗学;
• 开设课程:1)西南族群叙事传统;2)口头传统研究的方法论:专业英语导读;3)口头传统的田野研究与民族志写作;4)民俗文化视野下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学。
座右铭:“正直、勤奋、淡泊”(钟敬文先生语);“求实、求真、求新”(马学良先生语)。
个人空间:民俗学博客
[分页]
一、教育背景
1998─2003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博士研究生
专业:民俗学, 研究方向:民间文艺学;2003年6月获法学博士学位(民俗学)
博士学位论文:《史诗传统的田野研究──以诺苏彝族史诗“勒俄”为个案》
导师:钟敬文教授、刘魁立教授
1985─198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史哲部少数民族文学系 硕士研究生
专业:中国民族史;研究方向:彝族文学史;1988年7月获得法学硕士学位(民族学)
硕士学位论文:《彝文经籍中的祭祀诗研究》
导师:马学良教授
1980─1984
中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本科
专业:中国语言文学,1984年7月获得文学学士学位
学士学位论文:《从彝族民间文学看彝族人民的审美观》
论文导师:陶立璠教授
二、治学经历
2003年8月至今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研究员 民族文学理论与当代批评研究室主任
关注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与口头传统理论的本土化;积极引导和开展本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的学术活动;
以本土文学传统研究为个案,打通口头传统与书写文化之间的学术壁垒;
重点倾向彝族各重要支系的口头论辩与史诗传统的系列田野研究;
将史诗研究的理论视域逐步扩大到西南彝语支民族口头传统的比较研究中;
在家乡凉山建立长期进行田野观察史诗演述及其传承人的口头传统研究基地,进行10年以上的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的跟踪研究;
兼本所网络建设工作,主要负责网站策划与网页的制作与日常维护,参与“中国民族文学网”的二期和三期开发与系统升级等工作。
1998─2003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南方民族文学室副主任
从经籍文本到仪式语境研究彝族史诗;
释读、翻译并阐释彝族经籍史诗文本;
将个人研究方向从仪式化的经籍文学微调到彝族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研究;
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职攻读民俗学专业博士学位;
主攻诺苏彝族口头论辩与史诗传统。
1990 ─1997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担任本所学术委员会秘书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秘书;
继续研究彝族经籍文学文本,重点是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
为探讨经籍文学文本分析的可能性,实施长期的田野调查工作;
参加国家重点项目《中华文学通史》的集体撰著工作与审定工作;
形成个人的学术发展方向:彝族经籍文学研究。
1988─1990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88-89年在本所科研处参加基层工作锻炼;
1989年秋天正式进入本所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室工作;
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秘书,管理教学工作。
为深化经籍文学的文本分析,扩大并强化对彝族经籍文献的释读工作。
1984─1985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文联《凉山文学》编辑部,助理编辑
负责收集、编辑、出版当地各民族民间口承文学作品;
从事诗歌创作并开始着手研究彝族诺苏文学与文化。
三、田野工作经历
2004年10月,为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彝族叙事传统研究〗(2004─2007),前往广西隆林彝区进行田野调查;
2002-2003年,为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史诗传统的田野研究:以诺苏彝族史诗“勒俄”为个案》在凉山州美姑县进行定点田野作业与史诗表演的跟踪观察;
1996-2000年,参加中美联合的田野追踪考察〖民族认同与凉山彝族诺苏文化之传承〗;
1991-1998年,参加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开展的〖大凉山彝族诺苏仪式文学〗的民族志追踪考察;
1993-1996参加中日合作项目〖汉族与周边诸民族的民俗宗教比较研究──纳西族·彝族与日本民俗宗教的比较民俗学考察〗,完成田野研究报告《神图鬼板·仪礼象征·文化传承──凉山彝族における鬼灵信仰と巫术符咒の考察》;
1989-1992年, 参加中日联合的比较民俗学田野考察〖中国江南农耕民俗文化〗,完成田野研究报告《畲族"学师"仪式研究──兼论成年礼功能的历史衍变》;
1987年夏季在四川凉山、云南楚雄为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彝文经籍中的祭祀诗研究》进行田野作业,涉及到民间宗教中的信仰与行为、祖先崇拜、仪式与文学,以及古代经籍文学阐释中的文本与田野。
四、项目策划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跨媒体音影图文档案库”立项论证报告》,2005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数字网络工作室承担,执笔人。
《中国民族文学网:三期改版与系统升级》(2004-2005),学术策划人。
〖第四届国际彝学研讨会:二十一世纪的毕摩文化、传统知识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Yi Studies: Bimo Practice,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Ecosystem Sustainability in the 21st Century , 2004-2005),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主办、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人民政府承办、美姑中国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协办,2005年8月19日至24日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巴普镇召开。本人为大会秘书长,全面负责会议及其网站的策划、筹备和组织工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子网建设可行性分析报告2002─2005》(论证方案执笔人与演示人),2002年10月─2003年1月,获院属第二批子网开发重点推广单位第2名。
“Preserving the Diversity of Oral Epics: In Western Development of China,” A FIELD STUDY PROJECT PROPOSAL TO UNESCO, August 2002. (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田野研究提案:《中国西部开发与口头史诗多样性的保护》,英文写作,2002年8月)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Endangered Ethnic Verbal Art in China: In the Era of Go-west,”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PROPOSAL TO UNESCO,August 2002. (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国际会议提案:《中国西部开发中的文化保护与濒危的少数民族口头艺术》,英文写作,2002年8月)。
“Cultural Diversity and Identity of Ethnic Groups in West China and Beyond: How to Protect Oral Traditions Along the Silk Road,” A SURVEY PROPOSAL TO UNESCO, approved in August 2003. (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田野调查提案:《中国西部的文化多样性与族群认同:怎样保护沿丝绸之路的口头传统》,英文写作,2003年8月同时获得UNESCO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的项目资助)。
《中国民俗学会网络建设结构性框架建议报告》,北京:2003年7月完成,2003年9月起应用于北京泰达讯通有限公司的实际建网运作中。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北京中华民族园•彝寨──建设方案、民俗实物征集、民俗文化展示总体设计》,1993─1994,在北京和四川凉山分步实施,任彝寨建设民俗顾问。
五、重点项目承担
〖中国(大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建设国情调研〗(2006─2008),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集体项目,主持人:朝戈金;本人负责“文化公共服务建设问卷设计”部分)。
〖口头传统研究与民族志写作〗(2006─2007),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工程项目。
〖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彝族叙事传统研究〗(2004─2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西部农村文化公共服务建设研究〗(2004─2005), 国家发改委、西部办委托项目(集体项目,主持人之一)。
〖中国西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农村文化公共服务建设研究〗(2004─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项目(集体项目,主持人之一)。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定暂行办法与申报指南〗(2004年─2005),文化部委托课题(集体项目)。
〖中国西部的文化多样性与族群认同:怎样保护沿丝绸之路的口头传统〗(2003─200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委托项目(集体项目,项目英文总报告撰写人)。
〖民族文学研究所子网建设〗(2003─2005),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中心重点推广项目(集体项目负责人)。
〖少数民族口头文学丛编:诺苏克智译注〗(2002─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十•五重大课题。
〖口承与书写──彝族史诗与族群叙事传统〗(2002─2005),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级重点项目。
〖中国史诗类型学〗(2003─2006)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项目(集体项目)。
〖中国史诗学〗(2004─2007),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工程”(集体项目)。
〖仪式与文学──彝族经籍史诗研究〗(1996─1999),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
《中华文学通史》(1995─1997),国家九•五重点项目及重点图书(集体项目)。
〖彝语支民族经籍文学研究〗(1991─1993),国家青年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集体项目)。
六、国外访学研修
2000年9月至2002年1月在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访学,身份为访问博士研究生(Visiting Fellow),选修相关课程13门,完成博士学位论文阶段性研究报告A Folkloristic Perspective on Epic Tradition of the Yis: Thick Corpus Between Textuality and Orality。《彝族史诗传统的民俗学观照──文本性与口头性》),修课导师:Gregory Nagy教授。在此期间在哈佛大学校内外共开设了9次讲座,参加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举办了一个展览,主持了一次国际彝学工作会。
2000年1月27日至3月31日与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 Stevan Harrell(郝瑞)教授进行合作研究,参加在华盛顿大学博尔克自然史文化博物馆主办的〖高山图式──中国彝族诺苏文化之传承〗(Mountain Patterns: The Survival of Nuosu Culture in China)专题展览(2000年3月─9月)的相关学术活动,3月16日在西雅图人文科学论坛(博尔克博物馆系列讲座)发表了题为《彝族诺苏女性文学与文化传统》的学术报告;其间还应邀到惠特曼学院开设了两次讲座。
1999年8月在芬兰土尔库大学参加第五届世界民俗学者暑期国际培训(FFSS99),在史诗工作站(Epic Workshop)研修,结业报告为《中国彝族口头传统与史诗的文本性与口承性》。导师:John M. Foley教授、Lauri Harvilahti教授。
七、学术资助获得与学术活动
2001年7月获美国民俗学会(AFS)“国际学者旅行资助”,前往阿拉斯加参加美国民俗学会2001年会"知识中的伙伴"(Partners in Knowledge),参加"表演的诗学:谚语、演说术、诗歌与音乐"专题组的讨论,并作了题为《走近本土口头传统:文类的替换》(Approaching Indigenous Oral Traditions: A Perspective of Substitution in Genre)的小组发言。
2001年5月本人与中央民族大学巴莫阿依博士、潘蛟博士共同策划的"国际彝学工作会"(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Yi Studies──The Fate of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Age of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Yi ──)获美国哈佛-燕京学社"学术顾问委员会特别资助",项目于是年11月9─11日在哈佛大学实施。
2001年4月本人与巴莫阿依博士共同策划的"彝族传统仪式生活展"(Chanting Echoes),获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特别项目资助,展览于是年5月至7月在该中心展出。
2001年3月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人文学院特别资助,前往该大学参加国际跨学科讨论会The Interdisciplinary Symposium- Beyond Peony Pavilion: Performance, Ethnicity and Cultural Processes in China (PPEC)-,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Apri28-29, 2001)。
1999-2000年,本人主持的巴莫姊妹彝学小组为组织、策划于2000年9月在云南石林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彝学讨论会",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获得民族文化研究基金的资助。
1997-2000年,本人设计并论证的个人研究课题“仪式与文学──彝族经籍史诗研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青年重点项目的资助。
1999年8月,获芬兰外交部国际学术合作发展基金的资助,前往芬兰土尔库大学参加第五届世界民俗学者暑期国际培训(FFSS99)暨“《卡勒瓦拉》与世界史诗传统的国际学术讨论会”。
1999年7月,获中国作家协会与台湾中国诗歌艺术学会的资助,前往台北参加“两岸女性诗歌学术研讨会”。
1998年6月,获德国学术研究基金会的资助,前往德国特里尔大学参加第二届国际彝学讨论会。
1998年春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所级重点项目基金的资助,前往四川凉山彝区进行田野作业。
1997年冬季,巴莫姊妹彝学小组获四川省凉山州人民政府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专项资助。
1997年,本人的学术专著《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一书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基金的资助。
1990-1993年,本人与同事白庚胜一道设计并论证的"彝语支民族经籍文学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的资助。
八、学术荣誉获得
2013年,译著《荷马诸问题》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译著三等奖;
2008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建设先进个人奖;
2007年,获文化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进个人奖”;
200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唐圣基金“钟敬文民俗学奖”;
2004年,论文“Traditional Nuosu Origin Narratives: A Case Study of Ritualized Epos in Bimo Incantation Scriptures” 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二等奖;
1998年,《“诗魂说”与“三魂说”》(论文)获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颁发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论文佳作奖”;
1998年,《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范畴与命题的基本模式》(论文)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青年学术成果评奖”一等奖;
1998年,获“中央国家机关各族妇女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199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1991年,参加编著的《彝族文化史》获北京市优秀科学成果一等奖。
[分页]
九、科研成果
已出版个人专著《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2000),图文田野研究报告《神图与鬼板:大凉山彝族祝咒文学与宗教造型艺术之考察》(2004),译著《荷马诸问题》(2008),多部学术合著,发表了九十余篇学术论文、文章及关联成果(详见下表)。
㈠ 专著、合著、编著:
图文报告《中国秘境之旅:四川大凉山》(巴莫姊妹彝学小组编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图文田野研究报告《神图与鬼板:大凉山彝族祝咒文学与宗教造型艺术之考察》(西部田野丛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版。
关纪新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俗文学》,与余志川合写西南少数民族部分,第125─208页。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1。
与康丽合编:《谣俗蠡测──钟敬文民俗随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个人专著 :《鹰灵与诗魂──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Coauthored with Stevan Harrell and Ma Erzi. Mountain Patterns: The Survival of Nuosu Culture in China.5/8 Chapters, pp10-30, 37-50, 58-64. Seatt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高山图式:中国彝族诺苏文化之传承》,与郝瑞、马尔子合著, 本人承担八章中的五章, 第10─30, 37─50, 58─64页。西雅图•伦敦:华盛顿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关纪新主编:《中华史诗咏史诗本事》,承担彝族、哈尼族部分,第1197─1218, 1228~1233页。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张炯、樊骏、邓绍基主编:《中华文学通史》,本人撰写<古代文学编>1—4卷中的彝族、纳西族和傣族的古代经籍文学章节,共计19.1万字。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李德洙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承担<彝族文化史>相关章节,第299─452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编著:《彝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马学良主编:《彝族文化史》,本人承担民俗与艺术章节,第299─452,585─650页,约11.4万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莫福山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古籍举要》,与巴莫阿依合写彝族文学古籍部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㈡ 田野研究报告
“仪式与季节:春季反咒•秋季转咒•冬季招魂──彝族义诺地区巫术仪式与年中行事之民俗学考察”,《凉山民族研究》总第12期,2002年刊,第70─85页。实际出版时间2003年5月。
“‘吉尔’考──凉山彝族灵物崇拜综观”,《民族艺术》,总第60期,2000(3)。
“神图鬼板•仪礼象征•文化传承──凉山彝族における鬼灵信仰と巫术符咒の考察”(日文)。载佐野贤治主编:《西南中国の民俗文化研究》,第510-540页。东京:勉诚出版,1999年2月第一版。
“言叶の魔力──凉山彝族祝咒经诗の语义指归”(日文),日本筑波大学比较民俗研究会编:《比较民俗学研究》,总第13期,1996(3),第205─217页。
“畲族‘学师’仪式初探──兼论成年礼功能意义的衍变” (中文,含日文提要),《中国江南の民俗文化》,第121─141页。千叶: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1992。
㈢ 论文、文章(更新至2006年5月):
“何谓“‘保护’?──写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生效之际”,《中国民族报》2006-5-7。
“田野研究的技术规程与‘五个在场’”,《中国民族报》2006-4-16。
“叙事界域与传统法则:以诺苏彝族史诗‘勒俄’为例”,收入《民间叙事的多样性》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310-347页。
“克智与勒俄: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上)”,《民间文化论坛》,2005:3。
“克智与勒俄: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中)”,《民间文化论坛》,2005:2 。
“克智与勒俄: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下)”,《民间文化论坛》,2005:1 。
“叙事型构•文本界限•叙事界域:传统指涉性的发现”,《民俗研究》2004:3 。
“传统指涉性”:民间叙事法则的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10月21日
“口头论辩与史诗演述:从吉尼曲莫家支的传承系谱看史诗传统的文化生态”,《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435-469页。
“生与死的高歌──彝族古代歌场制度与丧葬祭祀经诗的集成”,《殡葬视野》2004:2。
“论彝族诗人阿库乌雾的‘边界写作’”,《民族文学》 2004:10 。
“‘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下)”,《民族艺术》2004:2 。
“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 《文学评论》2004:1,第147─155页。
“西南少数民族的丧俗歌调”,《殡葬视野》,2004:1, 第14─39页。
“‘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中)”,《民族艺术》2004:1, 第23─32页。
“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中山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办,澳门出版社出版:《民俗学刊》总第5期,2003年11月,第40─56页。
“‘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上)”,《民族艺术》2003:4,第52─58页。
“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读书》2003:10,第10─16页。
“构思高山图式”,《民族艺术》总第71期,2003:2,第92─102页。
“火葬•化虎•送灵•归祖──彝族葬式溯源”,《殡葬视野》总第3期,2003(3),第7─11页。
“Traditional Nuosu Origin Narratives: A Case Study of Ritualized Epos in Bimo Incantation Scriptures.” In the Journal of Oral Tradition, Vol. 16/2, 2000. Bloomington: Slavica Publishers, Inc. Indiana University,US. (英文写作:“诺苏彝族的述源叙事:毕摩祝咒叙事长诗的个案研究”,美国:布鲁明顿,《口头传统》总第16/2期,2001:2,第453─479页,实际出版时间2003年2月)。
“知识中的伙伴:美国民俗学会2001年会综述”,《民俗研究》,总61期,2002(3)。
“叙事与抒情:彝诗体例部类总论”,四川省彝学会编:《四川彝学研究》(第一集),第335─356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Conceptualizing Mountain Patterns,” in the Journal of Asian Ethnicity, vol.2, 1:104-113. Oxfordshire, UK. March 2001(“构思高山图式”,《亚洲族群》,总第2号,2001(1),第104─113页,Stevan Harrell 译)。
“诗歌生成发展论与古代歌场制度——彝族经籍诗学研究”,《彝族文化》,1999:2。
“倾听一种声音──中国少数民族女性诗歌的文化语境”,《两岸女性诗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22页。台北:诗艺文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反观早期法国学者对彝族传统文学的调查与评述”,《云南文史丛刊》,总第55期,1998(4),第13─19页。
“画骨传统与文化渊流──彝族毕摩巫祭造型艺术探源”,《民族艺术》,总52期,1998(3),第136─151页。
“巫术咒仪与鬼板符画──凉山彝族鬼灵信仰与巫祭造型考察”,《民族艺术》,总51期,1998(2),第102─121页。
“神图巫符与仪式象征──大凉山彝族毕摩绘画中的神话原型”,《民族艺术》,总第50期,1998(1),第117─133页。
“凉山义诺彝族の季节仪礼とその祭日化への方向”,《日中文化研究》,总第13期。东京:勉诚社,1998(3),第47─59页。
“水的民族──傣族文化源流之回观”,《中华儿女》(海外版),总第64期,1998(3),第43─48页。
“黑虎的后裔──彝族历史文化源流”,《中华儿女》(海外版),总第62期,1998(1),第40─46页。
“彝语诗律论概说”,《彝族文史研究》,1998(1)。
“彝族诗论‘诗魂说’的文化探源”,《民族文学研究》,总第67期,1998(1),第83─87页。
“从鬼板看鬼魅的群像——彝族鬼灵信仰考察”,《中华日报•艺文副刊》,1998年3月13日。
“咒仪与咒经──彝族祝咒经诗”,《中华日报•艺文副刊》1998年5月27日。
“神图──毕摩绘画中的神话”,《中华日报•艺文副刊》,1998年7月11日。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学术流变”,《贵州社会科学》,总第151期,1998(1),第80─87页;《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1998(4)转载,第306─313页。
“彝族三段诗及其文化底蕴”,《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讨论会论文集》,第271-303页。台北:历史文学学会出版,1998年3 月第一版。
“彝族经籍文学研究论”,《中国彝学》(第一集),第229─243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诗魂说’与‘三魂说’”,《民族文学研究》,总第66期,1997(4),第59-64页。
“从梦鼓到祭歌──彝族英雄史诗《铜鼓王》的民俗文化价值”,《亚细亚民俗文化研究》(第一集),第481─498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体系中的诗歌本体论初探”,《彝族文史研究》,1997(2),第38─48页。
“彝族英雄史诗《铜鼓王》初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总第19期,1997(3), 第64─69页。
“论彝族三段诗的体制特征”,《中华日报•艺文副刊》1997年8月23日。
“彝诗体例论”,《贵州社会科学》,总145期,1997(1),第74─82页。
“走近鬼魅──彝族鬼话”,《中华日报•艺文副刊》1997年2月5日。
“以诗论诗──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整体表征”,《彝族文学报》,1996年2月15日第一版。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体系中的诗体论说”,《民族文学研究》,总第60期,1996 (2),第69─74页。
“试论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立象取比特征”,《贵州民族研究》,总第68期,1996 (4),第86─100页。
“彝族古代诗学范畴举隅与命题阐说”(上),《彝族文化》1996年刊,第151─160页。
“彝族古代诗学范畴举隅与命题阐说”(中),《彝族文化》1997:1,第57─62页。
“彝族古代诗学范畴举隅与命题阐说”(下),《彝族文化》1997:2,第49─53页。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范畴与命题的基本模式”,四川省彝学会编:《中华彝学》,《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特辑)。
“彝族祝咒经诗《紫孜妮楂》的巫化叙事风格”,《民间文学论坛》,总第13期,1996(3),第18─22页。
“仪式与彝经祭祀诗文体结构初论”,《彝族文史研究》,1995(1),第54─57页。
与苑利合写:“世界民俗学发展动态(会议综述)”,《民族文学研究》,总第57期,1995(3),第53─59页。
“黑色的潜流──沙马德清诗歌意象色彩及其文化基质”,《凉山文学》,总第89期,1994(2),第61─64页。
“彝经祭祀诗语音层的审美效果”,《彝族文史研究》,1993 (2),第27─36页。
“彝经祭祀诗语象层的诗境深化”,《彝族文化》(年刊),1991,第215─223页。
“彝经祭祀诗内涵类析”,《凉山文学》,总74期,1991(4),第37─44页。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ulture of the Yi Nationality.” Nexus, Spring 1989,“彝族文化面面观”,《桥》1989春季版,英文。
“Salaluo: the Adolescent Initiation Ritual ‘Changing-skirt’ for Nuosu Maiden.” Nexus, Spring 1989. “沙拉洛──凉山彝族诺苏少女的成年礼刍议”,《桥》,1989春季版,英文。
“The Descendants of Black Tiger: Yi’s Tradition of Upholding Black.” Nexus, Autumn 1989.“黑虎的子裔──彝族尚黑传统溯源”,《桥》,1989秋季版,英文。
“论彝经祭祀诗的文学接受”,《民族文学研究》,1989:1;后辑入左玉堂、陶学良主编:《毕摩文化论》,第612─623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与马学良合写:“略论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1。
“从彝族民间文学看彝族人民的审美观”, 《彝族文化研究文集》,第235─249页。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8。 “叙事界域与传统法则:以诺苏彝族史诗‘勒俄’为例”,论文,20千字,原载《民间叙事的多样性》,学苑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310-347页;
㈣ 国内外会议发表:
“田野研究的时空选择与民族志书写的主体性表述”,北京:“民族志•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民俗文化普查与研究中心、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2006年12月16日至17日,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
“神话与神图:彝族述源叙事传统及其多相化传承”,北京:“神话与民间信仰学术研讨会”,中央民族大学主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2006年11月6日,中央民族大学文科综合楼。
“彝历新年与祖灵信仰及其实践”(与巴莫阿依合作),北京:“第二届东岳论坛:中华民族新年的庆典与习俗研讨会”,中国民俗学会与北京民俗博物馆主办,2006年1月22-23日,北京广西大厦。
“国际彝学研究中的跨语际实践:维系口头传统活力与文化迻译中的关键词问题”, 四川美姑: “第四届国际彝学研讨会:二十一世纪的毕摩文化、传统知识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美姑县政府承办,2005年8月19-24日,美姑会议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共同体”,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论坛”,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2005年5月19-20日,北京广州大厦。
“时间传统与叙事歧趋:仪式历下的彝族新年与火把节”,北京: “第一届东岳论坛: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中国民俗学会与北京民俗博物馆主办,2005年2月14-15日,北京长城饭店。
“少数民族作家的边缘视野与‘边界写作’”,北京:“鲁迅文学院第四届高级研讨班:民族文学创作的特性与优势”,中国作协与国家民委文化司主办,2004年10月27日,鲁迅文学院。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中国实践”,南宁: “广西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高级研修班: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广西自治区文化厅主办,2004年10月19─22日,南宁金悦宾馆。
“英雄叙事与族群认同:支格阿鲁及其程式化的故事范型”,北京: “亚细亚民间叙事学会第八届研讨会:程式叙事”,文化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与亚细亚民间叙事学会主办,2004年10月15─17日,北京龙爪树宾馆。
“叙事界域与传统法则:以诺苏彝族史诗‘勒俄’为例”,北京:“第二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民间叙事的多样性”,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办,2004年8月4~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的口头传统:创造力于多样性”, 北京: “中澳多元文化论坛”,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际合作司主办,2004年8月2日,国家民委多功能会议厅。
“口头传统•书写文化•电子传媒──兼谈文化多样性讨论中的民俗学视界》”,北京:《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大学与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联合主办, 2003年10月24─26日。
“在口承传统与书写文化之间的史诗演述人”,新疆石河子:《民族文化与西部开发》学术研讨会,2003年9月29─10月4日。
“‘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北京:《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民间文化》学术讨论会,2003年7月16─18日。
Approaching Southern Epic Traditions: Hero Zhyge Alu and Yi Narratives, The 2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pic Studies: Hero, Heroic Epic, and Oral Poetics, October 8-9, 2002. Beijing, China. (“探寻南方史诗传统:英雄支格阿鲁与彝族族群叙事”,第二届国际史诗工作研讨会:英雄、英雄传统与比较口头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2002年10月8─9日。)
“Narratives of Origination in Nuosu Traditions”, presented at The Interdisciplinary Symposium ──Beyond Peony Pavilion: Performance, Ethnicity and Cultural Processes in China (PPEC)──,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OSU), Apri28-29, 2001.(“诺苏文学传统中的述源叙事”,国际跨学科讨论会:超越牡丹亭──中国的表演•族群性•文化进程。美国哥伦布斯:俄亥俄州立大学,2001年4月28─29日。)
“Approaching Indigenous Oral Traditions: A Perspective of Substitution in Genre,” presented at Partnership in Knowledge: AFS Annual Meeting 2001, Anchorage, AK October 17-21, 2001. (“走近本土口头传统:文类的替换”,美国民俗学会’2001年会:知识中的伙伴(表演的诗学:谚语、演说术、诗歌与音乐专题讨论组)。美国安克雷奇:阿拉斯加希尔顿饭店,2001年10月17─21日。)
“彝族三段诗及其文化底蕴”,承德:“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文学讨论会”发表,1997年8月23-28日;
“彝族古代经籍诗学的研究方法”,西昌:首届全国彝学联会发表,1997年8月4─6日,西昌:西昌师范专科学校学术报告厅。
“Spirit-picture in Charm-Drawings in Nuosu Society: Ritual, Myth, and Symbol.” Paper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Yi-Studies: Processes of Social Change, Rising Ethnic Identity and Ethnicity among the Yi Nationality in China.,offprint copy, Center for East Asian and Pacific Studies. Trier: Trier University. (英文写作,“仪式•神话•象征:诺苏彝族社会中的神图与巫符”,第二届国际彝学研讨会:社会变迁的进程,民族认同的兴起与中国彝族的族群性,德国特里尔:特里尔大学东亚与太平洋研究中心,1996年6月。)
㈤ 翻译、访谈及其它:
《荷马诸问题》(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一滴水的意义是不能低估的’──从《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看艺术民俗学的个案研究价值”(书评),《山东社会科学》2006:7,第157-158页。
“序《民族想象与学术选择: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序),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
《大凉山天籁之旅:彝族民间器乐经典》,巴莫姊妹彝学小组采集、录制,北京师范大学音像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专题访谈,《中国民族报》,2006年3月24日。
[美] 琼斯:“‘万岁圣•西蒙’:洛杉矶一年一度的中美洲节日”(译文),《民族艺术》,2005年第2期。
“口头程式理论”(关键词),与朝戈金合作,《民间文化论坛》 2004:4。
“民族志诗学”(关键词),与朝戈金合作,《民间文化论坛》,2005:1。
“民俗研究的行为视角:迈克尔•欧文•琼斯教授访谈录”,与朝戈金合作,本人翻译整理,《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民俗学术语钩沉──迈克尔•欧文•琼斯教授访谈录”,与朝戈金合作,本人翻译整理,《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田野研究的‘五个在场’:巴莫曲布嫫访谈录”,廖明君,《民族艺术》2004:3
[美]哈夫洛克:“口承─书写等式:一个现代心智的程式”(译文),《民俗研究》2003:4
《口头传统研究通讯》,2003年9月第一期。负责版式设计,与高荷红合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内刊。
“南方史诗传统与中国史诗学建设:钟敬文先生访谈录”,访谈地点:北京西下庄,访谈时间:1998年8月5─6日。《中国〈格萨尔〉》(第一集),第74─79页。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2。
[美]巴瑞•托尔肯:“美洲本土传统(北方)”,《民族文学研究》,总第79期,2000(增刊),第49─57页。
《彝族民间器乐经典》,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录制,成都:中国唱片成都公司出版发行,1995年7月。
《中国少数民族民俗大辞典》(彝族民俗部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That"s Yi: An Ethnographical Exploration into Nuosu Native Culture in the Cold Mountain. Hong Kong: That"s Interactive Limited. English-Chinese multi media CD,《That"s Yi:大凉山彝族文化探幽》,电子图书(CD),香港:特艺公司,中英文多媒体电子版,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