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明,男,汉族,1968年10月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原天水县)。1987-1997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先后获文学学士(1991)、文学硕士(1994,导师:张紫晨、刘铁梁教授)和文学博士(1997,导师:钟敬文教授)学位。1997年至2024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工作,先后任助理研究员(1997-2000)、副研究员(2000-2005)和研究员(2005至今),并先后担任研究室副主任(2004-2011)、主任(2011-2021),2003年开始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2012年任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曾先后受国家留学基金和哈佛燕京学社资助,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与民族音乐学系(2000-2001)和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及民俗学专业(2006-2007;2019—2020)做访问学者,并曾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2014、6-8)和台湾东华大学(2016、3-5)任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民间信仰、民间谚语、民间叙事、民俗学的学术史和基本理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迄今共发表论文、译文等90余篇,出版专著6部(含合著2部)及译著(合译)1部,主编论文集3部,有多篇论文先后为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论著曾先后获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第五届三等奖和第七届二等奖,中国社科院第十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第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二等奖,以及第四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等。曾被推举为中国社科院第四届优秀青年。
主要学术兼职有:国际民俗学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Folklore Societies)副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等,曾担任《民间文化论坛》主编(2014—2020)、中国民俗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专家组成员(2015-2017)、国际非物质遗产协会(Association of Intangible Heritage)副会长(2015-2020)及A&HCI国际核心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angible Heritage(《非物质遗产国际期刊》)编委(2016-2020)等。
主要学术成果
专著
1.《中国民间文学史谚语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9年12月。
2.Handbook of Chinese Mythology (与杨利慧合著,第二作者),Santa Barbara, Denver, and Oxford: ABC-CLIO, 2005年8月;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年2月部分修订再版。
3.《重返故园——一个民俗学者的家乡历程》,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4.《飞鸿遗影——钟敬文传》,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5.《天人之际的非常对话——甘肃天水地区的农事禳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6.《金猴献瑞》(十二生肖文化研究丛书之一,合著,第一作者),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修订本。
主编
1.《2018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民俗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7月)
2.《2017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民俗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1月)
3.《民间叙事的多样性》(与吕微合编,本人排名2),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3月
主要论文
1.《开拓中国谚语研究的新局面》(1.3万字,《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5期,第5-13页)
2.《作为范畴、视角与立场的家乡民俗学》(1.5万字,《西北民族研究)2019年第3期,第152-162页;译为韩文(범주와 시각 및 임강으로서의 고향민속학),载《实践民俗学研究》(실천민속연연구,韩国实践民俗学会主编)2020年2月第35号,第141-166页)
3.《郑振铎与文学整体观视域中的民间文学》(《文学评论》2018年第6期,第28-33页)
4.《以社区参与为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社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西北民族研究》2018年夏季刊,第5-11页;《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8年第4期摘要转载,第206页)
5.《家乡民俗学:历史、伦理与方法》(见:萧放、朱霞主编:《民俗学前沿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第174-203页)
6."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 a global campaign and its practice in China"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球性运动及其中国实践》),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 Experience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nd China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保护经验》), ed. Hanna Schreiber, pp 52-67. Warszawa: National Heritage Board of Poland, 2017.
译为波兰文"Ochrona niematerialnego dziedzictwa kulturowego: globalna kampania i jej realizacja w Chinach"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球性运动及其中国实践》), in: Niematerialne dziedzictwo kulturowe: doświadczenia w ochronie krajów Europy Środkowej i Wschodniej oraz Chin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东欧国家与中国的保护经验》), ed. Hanna Schreiber, pp 52-69. Warszawa: Narodowy Instytut Dziedzictwa, 2017.
7.《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的能动性与非均质性——以街亭村民间信仰重建过程中村民的互动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第74-82页)
8.《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与经验》(《民间文化论坛》2017年第4期,第17-24页;《新华文摘》2017年第21期全文转载,第112-114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17年第11期全文转载,第99-105页)
9.《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社区:涵义、多样性及其与政府力量的关系》(《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4期,第74—81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17年第4期全文转载,第100-105页)
10."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China"(《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的实践与经验》),Intangible Heritage Studies(《非物质遗产研究》,韩国),Vol.1, No.1, 2016, pp95-107.
11.《表演理论对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民族艺术》2016年第1期,第111-115页)
12.“Chinese Folklore Since the Late 1970s: Achievements,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与杨利慧合著,本人为第一作者),in: Asian Ethnology (《亚洲民族志》,A&HCI国际核心期刊),Vol.74, No.2, 2015, pp273-290.
13.《对象化的乡愁:中国传统民俗志中的“家乡”观念与表达策略》(《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2期,第5-10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第3-8页)
14.《文体的协作与互动——以甘肃天水地区伏羲女娲信仰中的神话和灵验传说为例》(《西北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第34-42页;《中国民俗学年鉴2015》“年度优秀论文”栏目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450-457页)
15.《体验国家的边界——以广西中越边境地区的旅游为个案》(《民俗研究》2014年第1期,第38-44页)
16.《认同与协商:街子乡春节期间的社火表演》(《温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第3-8页)
17.《1970年代末以来的中国民俗学》(与杨利慧合著,第一作者,《民俗研究》2012年第5期,第13-22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13年第1期全文转载,第59-69页;《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题目为《30年来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第131-133页)
18.《当家乡成为田野——民俗学家乡研究的伦理与方法问题》(《东华汉学》2011年夏季特刊,2011年7月,第155-170页)
19.”The World of Chinese Mythology: An Introduction” (与杨利慧合著,第二作者), in: China’s Creation and Origin Myths: Cross-cultural Explorations in Oral and Written Traditions, eds. Mineke Schipper, Ye Shuxian and Yin Hubin, pp25-54. Leiden: Brill, 2011.
20.《中国的民俗学与民族学》(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杂志《民俗消息》2010年12月号。
21.《朝向民俗学的新视角》(《民俗研究》2010年第2期,第16-21页)
22.《生活着的古代城市博物馆——有关平遥古城文化展示的考察报告》(《民间文化论坛》2009年第6期,第85-90页)
2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俗学的两难选择》(《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4-20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第58-65;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8月,第85-104页)
24.《古村落保护的目的、对象和策略——来自街亭村的例子》(王恬主编:《古村落的沉思——中国古村落保护(西塘)国际高峰论坛论文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252-265页)
25.《神奇传闻:事件与功能》,(《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5月夏季卷,第130-139页;收入吕微、安德明主编《民间叙事的多样性》,学苑出版社2006年,第129-144页)
26.《美国当代民俗学的主要理论和方法》(与杨利慧合著,第二作者,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595-638页)
27.《民俗学家乡研究的理论反思》(《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第8-11页)
28.《美国公众民俗学的兴起、发展与实践》(《民间文化论坛》,总第127期,2004年6月,第91-96页;收入周星主编:《国家与民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126-134页)
29.《家乡——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个起点和支点》(《民族艺术》2004年第2期,第25~31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04年11期全文转载(第73~78页)
30.《民俗学与音乐文化学系的学生培训与课程设置》(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1年第3期)
31.《万物有灵与人兽分开——猿猴抢婚故事的文化史意义》(《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1期,第26-32页)
32.《从农事禳灾看民间信仰中的地方神》(《中国民俗学年刊》1999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70—281页)
33.《街子乡的社火》(第二作者,台北《民俗曲艺》第115期,1998年,第189-210页)
34.《天水北部地区的闸山习俗》(台北《民俗曲艺》第112期,1998年,第1-22页)
35.《天水的求雨:非常事件的象征处理》(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社会学人类学论丛”第五卷:《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王明铭、潘忠党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4-146页)
36.《农事禳灾:一种特殊的农事信仰》(《民俗研究》1997年第1期,第61-65页)
37.《集体力量与阴阳先生》,(《广东民俗》1996年第4期,第21-23页)
38.《田野调查中民俗学者的主观因素》(《中国民俗学研究》第2辑,中国民俗学会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8-43页)
39.《天水求雨习俗》(《民俗研究》1996年第4期,第76-79页)
40.《街子乡迷信习俗的调查与分析》(《民俗研究》1992年第2期,第51-57页)
部分书章
1.《民间文学研究70年》(与祝鹏程合作,第一作者。1.6万字。朝戈金、刘跃进、陈众议主编:《新中国文学研究70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5月,第89-109页)
2.《中国历代民间文学作品选·谚语》(选编并注释。祁连休、程蔷、吕微主编:《中国历代民间文学作品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009-1108页)
3.《谚语编》(对于《民间谚语的形成与发展》的修订和补充。祁连休、程蔷、吕微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581-608页)
4.《民间谚语的形成与发展》(祁连休、程蔷主编:《中华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41—661页)
部分书评及序言
1.《<乡食美刻>序一》(0.4万字,王来华著《乡食美刻——广西传统糕饼印模珍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第2-5页)
2.《人文精神与严谨治学的结合——评欧达伟〈中国民众思想史论〉》(《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第9期,第40-42页)
3.《民俗学研究新探索——评高丙中〈民俗生活与民俗文化〉》(《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第100-101页)
翻译
主要论文
1.《“他者的”遗产:城市文化、市民社会与城市展望》(译文,沃尔夫冈·卡舒巴原著,《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4期,第23-29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15年第12期全文转载,第61-67页)
2.《形象与想象:柏林的都市民族学》(译文,沃尔夫冈·卡舒巴原著,《民俗研究》2010年第2期,第5-15页)
3.《民俗界定与研究中的“传统”观》(译文,理查德·鲍曼原著,第二译者,《民族艺术》2006年第2期,第20-25页)
4.《多尔逊对现代中国民俗学史的论述》(编译,理查德·多尔逊原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6期,第66-71页)
专著
《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理查德·鲍曼原著,第二译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部分学术文章、调查报告与学术访谈
1.《非遗保护抓实效,新媒体大有可为》(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7年9月27日原发,中央网信办安排全网转发)
2.《古之传统谚语,今之重要资源》(《神州学人》2017年第5期,第20-22页)
3.《以人民为中心,繁荣民间文学研究事业》(《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1日)
4.《如何提高人生礼仪研究的实效性》,(《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第1期,第114-115页)
5.《漫谈猴文化》(《创意世界》2016年第2期,第14-19页)
6.《从“民俗学”到“欧洲民族学”:研究对象与理论视角的转换——德国民俗学家沃尔夫冈•卡舒巴教授访谈》(以英文交流并译为中文,《民间文化论坛》2015年第4期,第5-14页)
7.《“传说动力学”批评》(笔谈之一部分,《民间文化论坛》2014年第4期,第11-12页)
8.《“农民”刘锡诚》(《中国艺术报》2014年3月21日)
9.《<表演理论对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意义>评议与讨论》(与张志娟等讨论,本人为第二作者。《民族艺术》2016年第1期,第116-121页)
10.《老外缘何喜欢中国年》(《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1月13日,第7版)
11.《从想象到实际——我的两次美国访学经历和心得》(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72-482页)
12.《两个人和一个村庄的60年——宁波滕头村发展历程实地考察报告》,(考察报告和访谈实录,其中考察报告1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报告汇编——院部•直属单位集刊》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领导小组,2010年6月,第261 -294页)
13.《“八荣八耻”是对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4月6日;人民网之“理论·文史纵览·文化”全文转载)
14.《走向自觉的家乡民俗学》(《民族艺术》2005年第4期,第18-24,71页;收入廖明君访谈:《多维视野中的文化对话——中青年学者访谈录》,民族出版社2009年)
15.《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间文艺学——以钟敬文先生为例》(《社科党建》2004年第5期,第50—52页)
16.《“诗人钟敬文”——纪念钟敬文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群言》2003年第11期)
17.《阿兰·邓迪斯:精神分析学说的执着追随者和民俗学领地的坚定捍卫者》(译者及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3年第3期,2003年9月)
18.《理查德·鲍曼及其表演理论——当代美国民俗学者系列访谈之一》(译者及第二作者,《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
19.《印第安纳大学访学札记》(合著,第一作者,《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
20.《为何鞭炮难觅替代物》(《光明日报》,2000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