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又迎一年开学季,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汇集在小院,翻开了人生新的篇章。
01名师荟萃:筑梦远航
9月13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2024年开学典礼在教学楼123教室成功举办。文学院院长、语言研究所所长张伯江教授、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张重岗教授,文学院分党委书记沈健平出席开学典礼并致辞。应邀出席开学典礼的还有杨子彦、陈才智、孙伯君、意娜、侯瑞芬、苏颖、刘玲华、汤俏、孟登迎、吴艳丹、邓丹阳等岗位教师代表、研究生导师代表、专职教师代表和系所秘书代表、院长助理、辅导员、班主任。2024级全体本硕博新生共计10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开学典礼由文学院执行院长李俊教授主持。

02新生展望:梦想远航
李家祎作为本科新生代表发言,她在发言中表达了对社科大文学院的憧憬与敬意。文学院底蕴深厚,资源丰富,为学子们提供了与文学大家隔空对话、与学界知名学者交流的平台。她倡议新生们要坚定政治立场,丰富自身内涵,加强专业学习,并学会自我反思,努力在社科大文学院书写新的华章。

童培霖同学作为硕士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他分享了自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心得与自我反思:“文学之路虽充满挑战,但文学亦能给予迷茫中的年轻人一个容身之所”。他将文学比作一座心灵的港湾,为在学术海洋中航行的青年学子提供精神的栖息之地。他希望每位同学通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能够真正破土动工,建设自己的文学家园和学术根基。他倡议同学们共同努力,让文学院充满欢声笑语。

张森同学作为博士研究生新生代表发言,他从自己的学习心得出发,阐述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挑战性,语言学不仅是学术探索的高峰,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表达了对未来学习生涯的憧憬与期待,并希望同学们勇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创新,努力成为兼具国家情怀、人文情怀和世界胸怀的创新型人才。
03在校生寄语:经验分享
周悦洋同学的发言轻松幽默,又发人深省。为了说明语言学是充满奥秘与魅力的学科,他用生动的案例和富有趣味的讲解,把语言学这门看似艰深的学科变得亲切可感,并鼓励同学们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在语言学的广阔天地中展翅翱翔。

梁玉婉同学的发言是温暖而亲切的。她分享了自己在文学院的学习与生活感悟,结合自己的学业经历,她告诉同学们,文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与不懈地努力,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与研究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创意。她感激学校学院提供的良好环境与支持,并寄语所有同学都能在学业上取得佳绩、在生活中享受美好时光。

04 教师代表发言
接着,出席开学典礼的老师们用热情和温暖的话语表达了对新生们的殷切希望与祝福:大学阶段是个人精神世界重塑与自由探索的宝贵时期,希望同学们要勇于挑战传统,敢于创新,追求真知。同时,老师们还强调了文科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呼吁学生承担起社会责任,以所学知识回馈社会。老师们对社科学子们寄予厚望,希望同学们能在未来的学术与人生道路上,秉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勇往直前,不断追求卓越,成就辉煌人生。
陈才智老师与同学们分享了个人心路轨迹,他认为文学不仅以其独特的魅力令人心生喜爱,更以其坚实的底蕴展现其可信之质,能够培养青年人的崇高的精神境界。陈老师勉励同学们在未来的求学之路上,务必秉持“专”之精神,深入钻研,不断在探索与实践中磨砺自我,以此铸就更加辉煌的明天。
杨子彦老师向同学们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她鼓励大家不仅要勤勉于书本知识的汲取,更要懂得如何愉悦地生活。在大学这段宝贵的时光里,同学们要积极探索并拥抱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心灵得以滋养,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在这个充满温馨与活力的小院里,收获一段既滋养心灵又难以忘怀的学生岁月,成为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
意娜老师也发表了深情的寄语,鼓励大家在校园学习的宝贵时光里,不懈努力,精心磨砺自身能力,精心雕琢一块坚实的“敲门砖”,以备将来能够自信满满地开启通往美好未来生活的大门。
孙伯君老师是从事西夏文研究的专家,她解释了这个“冷门绝学”价值,深情寄语同学们:在追求学术的道路上,务必坚守理想之光,矢志不渝;同时,应不遗余力地锤炼自我,提升各项能力,将知识的积累转化为实践的力量。
刘玲华老师结合在文学院学习与任教的经历,为同学们提出了两则宝贵的建议,希望每位同学都能培养起敏锐的问题意识,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让思维在探索中绽放光芒;同时希望每位同学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一崇高信念为指引,鼓励同学们在享受多彩校园生活的同时,保持对知识的无限热爱与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汤俏老师给同学们的寄语是:在知识的海洋中,每个人的研究领域或许只是浩瀚森林中的一棵独特之树,但同学们不应局限于自己这棵树上的风景,要有广阔的视野,理解自己这棵树在整片森林中的位置与角色,要关注整个森林乃至世界的脉动与变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脉搏,让自己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苏颖老师首先祝贺大家选择了进入社科大文学院开启新的大学生活,她殷切期望同学们能够利用好学院优质的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在自己的人生画卷上,绘出最为精彩的一笔,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璀璨光芒。
侯瑞芬老师以生活中妙趣横生的语言学现象为引子,鼓励大家在文学院这片沃土上,勇敢地踏上一段精彩纷呈的探索之旅。她深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每位同学都能在这片知识的海洋中收获满满,编织出一个既充实又美好的大学生活篇章。

2024级本科班班主任尹梦老师从“重塑”“自由”与“担当”三个方面勉励同学们,希望本科同学在大学四年走好精神世界的重塑之旅,在这片学术沃土上不断挑战自我,挣脱传统束缚,勇于探索未知,成为独立思考的知识探索者,自由地放飞自己的理想,以真诚之心,在古今中外的思想长河中自由翱翔,勇于承担个人、家庭乃至社会的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学子的使命与担当。

2024级博士班班主任孟登迎老师在发言中强调了成人与成才并重的教育理念。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鼓励同学们既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也要关注社会现实和社会责任。针对博士生群体,孟老师特别指出,专业知识的深化与社会实践的融合是文科教育的必由之路。他鼓励学生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与现实需求相结合,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孟老师还深切关怀学生的身心健康,呼吁大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自我管理与情绪调节,在困难与挑战面前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沈健平书记的发言,洋溢着对学生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他以温暖而鼓舞人心的言辞,勉励新同学们融入文学院的大家庭,融入文学院的学术氛围与深厚的人文空间。他也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沈书记希望同学们成为一个修行的人,而不仅仅只是一个行人。学术探索绝非坦途,而是一场需要付出辛勤汗水与不懈努力的修行之旅。同学们要勇于面对挑战,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不断追寻真理的光芒,吃苦耐劳与保持信仰是通往成功的关键,它们如同学术道路上的灯塔,指引着学生们在迷茫中找到方向,在困境中坚定前行。再者,沈书记希望同学们成为一个文化人,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文人。文化人不只是体现在谈吐与学识上,更是一个人品格的体现,因此他倡导同学们以君子为镜,锤炼自身品德,成为既有深厚学识又具备高尚情操的时代青年。最后,沈书记希望同学们成为一个引路人,而不仅仅只是一个路人。沈书记寄语同学们要铭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早日成长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有用之才,为社会贡献出富有影响力的精神产品,满怀希望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张重岗教授在讲话中,表达了对新同学寄予的期望。他回顾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自1953年创立以来的光辉历程,从郑振铎、何其芳等学术巨擘的开创性贡献,到汇聚全国一流学者的辉煌成就,无不彰显着文学所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历史传承。张教授特别强调了老一代学者对后辈的无私关怀与悉心指导,这种精神成为文学所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他也介绍了文学所当前的蓬勃发展态势,研究室的多元化设置与新兴研究方向的探索,展现了文学所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开拓的精神风貌。希望同学们继承本学科的优良传统,珍惜在社科大文学院的学习时光,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共同为中国文学研究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生见面会的最后,张伯江院长作总结讲话。张伯江院长首先介绍了文学院在学科设置上的全面性和独特性,鼓励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学院丰富的课程资源,特别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广泛涉猎、跨学科学习,以培养全面的知识结构。

接着,张伯江院长对在文学院辛勤耕耘的教师们致以由衷的感谢。他说文学院拥有一支丰满的教师团队,其中20余位奋斗在教学一线的专任教师承担起了本科新生的全面基础教学,夯实同学知识基础,带领他们走向研究的殿堂。来自研究所的各位岗位教师,以其可贵的育人情怀和精湛的学术投身人才培养工作,愿意将多年以来的学术积累一点一滴地传授、分享给同学们,融合成文学院独有的师生一体的学术文化。希望文学院新生们能够秉持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虚心向学,从教师们的深邃智慧与渊博学识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对于文学院的院风学风,张院长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以朴实、勤恳、好学及彬彬有礼为关键词,勾勒出学院独特的文化气质与精神风貌。他坚信,这种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发扬,将为学院营造出更加和谐、向上的学术氛围,激励学子们不断追求卓越、勇攀学术高峰。
最后,张伯江院长鼓励同学们要做面向未来的新一代学生,他强调:“我们民族越是要走向未来,越是要尊重自己的传统。”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00后的同学们在新世纪成长发芽,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生既要继承文学院优良传统,夯实学科基础,也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学习新知识、新领域,踔厉奋发,在新时代的潮流中激流勇进,争做时代先锋。
随着文学院开学典礼在老师与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落幕,同学们的学业和生活也翻开了新的篇章。同学们表示,他们将铭记心中的理想信念,使之成为航海中的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携手并进,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实践中磨砺,用汗水浇灌梦想之花,让青春在不懈的努力中绽放出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