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师资队伍 >  ·   研究生导师 >  ·   正文

赵培

发布时间:2024-09-09浏览量:作者:

培,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传世与出土文献,关注与此相关的《尚书》学、早期典籍经典化、经学史及古文字学。曾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2015年秋)。出版专著《<书经>之成立》,点校整理武英殿仿相台岳氏本《尚书孔氏传》,在《中国语文》《文献》《文史哲》《学术月刊》《清华大学学报》《光明日报》《周易研究》《中山大学学报》《岭南学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国际汉学研究通讯Newsletter for international China Studies》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或摘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其中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一项(“孔传本《古文尚书》成立与流传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3VJXG007)、一般项目一项(“《尚书》经典化研究”,项目编号:18BZW035),参与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博士论文《<书>类文献的早期形态及<书经>成立之研究》获北京大学2017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著:

培:《<书经>之成立》,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古籍整理:

《尚书孔氏传》,孔安国传,陆德明音义,赵培点校整理,辽海出版社2024年版。

论文要目:

一、经典及经典化研究类

1.《儒家經典之确立及其特征论析》,《周易研究》2017年02期。

2.《毛传郑笺所本之〈诗经〉面貌管窥──以〈曹风•鸤鸠〉为例》,《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

3.《从出土文献看钱大昕〈说文答问〉所举〈尚书〉本字——兼论秦汉改经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出土文献语言研究中心编,张玉金主编《出土文献语言研究》(第三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

4.《经典化视域下的<书>类文献早期形态研究》,《铜仁学院学报》2019年第6期。

5.《关于西方<尚书>学研究新动向的思考——由<中国政治哲学之源:〈尚书〉编纂及其思想研究>一书谈起》,《铜仁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6.《<金縢>篇的文本层次及<尚书>研究相关问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7.《程朱传解〈周易〉异同考论——以程朱对卦爻辞中“无咎”的训释为中心》,《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十四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17-34页。

8.《简帛〈老子〉编述与传布问题宏微观——兼谈对于出土文献文本研究的几点认识》,谢维扬主编《出土文献与古书成书问题研究》,上海:中西书局2015年11月,第233-262页。

9.《先秦两汉典籍异文及其和共时与历时文本之间关系析论——以〈老子〉文本的层次性为例》,张显成、胡波主编:《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九辑),成都:巴蜀书社2017年11月,第215-251页。

10.《波动的权威 游移的道统——经典化视域下儒家的创经、拟经、广经、续经与补经现象析论》,《学术月刊》2021年第2期。此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编转载。

11.《〈书经〉成立的几个关键节点》,《光明日报》2021年11月1日第13版。

12.《从“贯革之射息”到“王道成”——〈召南·驺虞〉早期传解的转换逻辑及安大简的整理》,《北方论丛》2021年第5期。

13.《“艺统”及其早期转迁》,《艺术学研究》2022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艺术学理论》2022年第6期全文转载;全文收入《中国艺术学年鉴·2023》,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艺术年鉴》编辑部编纂。

14.《皮锡瑞今古文分判标准申说及两汉今古文学之经典观念》,《古籍研究》2022年第2期,总第76辑。

15.《东洋文库藏中原康隆钞本〈古文尚书〉之学派归属——兼论校勘学中“过渡形态”钞本的使用问题》,《文献》2023年第3期。

16.《夏虚诵古:早期〈书〉类文献之流播》,《北方论丛》2023年第3期。

17.《问道于天:〈尧典〉“观象授时”部分的知识传承——兼论〈书〉学之“三代损益”》,《中外论坛》2023年第2期。

18. 西周铜器铭文与〈书〉类文献之关系》,《中原文化研究》2023年第4期。

19. 巫祀文献:商代之〈书〉篇及其性质述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0.《宗周政典的名实之转:从〈训典〉到〈书〉》,《岭南学报》复刊第二十辑,202312月。

21.《希圣与尊经——扬雄和刘歆的“复古”路径及其脉络辨析》,《文史哲》2024年第1期。

22.《〈尧典〉“观象授时”的知识溯源与流传层次》,《文史知识》2024年第1期。

23.《古典学重建的文学方案——读〈“六经”文学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

二、古文字研究类

24.“贰”“忒”同形及其影响考论》,《中国语文》2019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0年第4期全文转载。

25.《“贰”的古今字形及其关系考论》,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编《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第五辑),成都:巴蜀书社2017年,第121-139页。

三、域外汉学研究类

26.《黎贵惇与〈芸台类语〉》,北京大学国际汉学家研修基地编《国际汉学研究通讯Newsletter for international China Studies》(第九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16-237页。

27.《作为支那学入门者路标的讲义——评仓石武四郎(くらいし たけしろう)〈日本中国学之发展〉》,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 编《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六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394-398页。

四、文化史研究类

28.《汉初德水与“敦煌”天马祥瑞》,《文史知识》2019年第3期。

29.《汉代“王者作乐说”的承与变——由汲黯反对〈天马歌〉“协于宗庙”谈起》,《艺术学研究》2024年第1期。

五、其他

30.《以文化记忆衔接经典与考古证据(观点择要三十五)》,《中办》2021年8月6日第831期。

31.《在敦煌感受新时代的脉动》,《群言》2018年第9期。

32.《风云千变化,天地一飞腾》,《群言》202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