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根据社科院《关于组织安排2025年“社科青年春节返乡调研”的通知》要求,文学院在青年教师与博士研究生群体中积极宣传,落实返乡调研工作。在短短的一周时间,文学院共收到15项调研项目的申报材料。经评审,孙亚丽老师主持的“AI赋能医养结合:任泽区养老新模式探索”、博士研究生谭向谊主持的“‘全民带货’时代下的转型与挑战: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传统经营模式社区烘焙小店生存情况调研”和博士研究生刘姝含主持的“城镇背景下外卖骑手职业状况调查——基于江西省赣州市水西镇外卖员职业现状的调研分析”三个调研项目入选“社科青年春节返乡调研”活动。根据学校科研处安排,其余申报项目纳入学校2025年“研创计划——返乡调研专项”项目。
1月26日,全体项目负责人参加社科院科研局组织的线上动员和培训,就如何调研、如何撰写调研报告进行深入学习。在调研项目实际开展期间,文学院和项目组保持密切沟通,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确保调研活动顺利。各项目组认真落实调研方案,仔细收集调研材料,科学分析调研数据,精心撰写调研报告。2月19日,三个推荐项目参加了学校“社科青年春节返乡调研”线上汇报评审会,就调研选题、调研过程和政策建议进行了汇报,获得专家的指导和好评。
3月14日上午,文学院组织“研创计划——返乡调研专项”线上评审和交流,邀请文学院副院长、民文所研究员意娜老师,民文所研究员毛巧晖老师和社会学所副研究员付伟老师组成专家小组,对学院8个调研项目进行结项评审。专家小组对调研项目的选题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这些选题能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语言赋能旅游文化、发展中的中国遇到的各种社会现象、教育问题进行关注与调研,充分展示了博士研究生的专业水准和研究能力,也反映了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现实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专家小组也指出今后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比如调研应有更加明确的问题意识,调研报告应区别于汇报材料,把重点集中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方面。
文学院“社科青年返乡调研”线上答辩推荐结项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调研地点 |
负责人 |
1 |
西安斗门牛郎织女传说与信仰的田野调查报告 |
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 |
商梦圆 |
2 |
县城高中老师的负担状况调研 |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 |
李 杰 |
3 |
关于辽宁省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发展红色旅游的调研 |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 |
蔡宜平 |
4 |
守正创新:长沙花鼓戏数字化保护与活态传承调研 |
湖南省长沙市 |
成 薇 |
5 |
城乡居民“一老一小”网络使用时长情况调研 |
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 |
张 为 |
6 |
少儿体操教学模式探索——以高密市少儿体操学校为例调研 |
山东省高密市 |
周玉婷 阮致远 |
7 |
关于滦平县打造普通话文化品牌赋能乡村振兴情况的调研 |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 |
吕 爽 |
8 |
现当代文学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收录与接受研究——以人教版和部编版教材为例调研 |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 |
袁婧怡 |
这次返乡调研活动的开展,拓展了学院师生的视野,在师生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文学院今后将通过多种措施,加强青年学生与教师调研能力的培训,让师生的调查研究更能回应时代的呼唤。
文学院学生科研评审小组
2025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