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   新闻公告 >  ·   新闻动态 >  ·   正文

《太平广记》的校勘整理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9-06-11浏览量:作者:

524日下午,我校人文学院邀请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国风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太平广记》的校勘整理及其意义的精彩讲座。我校人文学院副教授李俊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数十名同学到场参加。

01  人生的偶然性

谈到校勘整理《太平广记》的原因,张国风老师讲到:“我校勘整理《太平广记》,是很偶然的事情。人生关键的时刻,常常会出现偶然性。中国人把它叫做‘命’。”张国风老师认为自己与《太平广记》的关系,并不是始于兴趣,而是源于自己1988年进入国家图书馆工作的契机。在国图善本部工作期间,张老师开始恶补自己缺少的版本学、校勘学方面的知识,并藉着善本部得天独厚的学习研究条件,慢慢地摸到了一点门道,有了一点兴趣。后来张老师偶然看到了程毅中先生的一篇文章,谈《太平广记》的版本,觉得这个课题有研究价值,便投身《太平广记》版本的研究,没想到越陷越深,一做就是二十年。

02  《太平广记》校勘整理的体会

张老师首先谈到了版本的收集与确定底本。《太平广记》版本众多,从来自不同朝代、不同国家的各种版本中确定最终的底本,着实需要下一番功夫。但是,张老师指出:版本的收集是前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米之炊是什么?都是水!可见版本收集的重要性。可是版本的收集有时常常是可遇不可求的,这也是很无奈的事。

张老师接下来讲到必须要读一读版本学家的代表性著作,譬如傅增湘先生的著作《藏园群书题记》,还有历代著名的目录学著作《郡斋读书志》等等。

关于《太平广记》最终版本的确定,张老师谈到,核心问题是版本的演变,其中包含着卷次的分合、进书表的署名、篇目的异同等等一系列问题,具体内容张老师在《<太平广记>版本考述》中有详细介绍。

最后,张老师分享了自己关于校勘体例的一点看法。张老师主张:凡改必出校记,把选择权交给读者。当然,逢异必校大可不必,而改了不出校记就更不可取了。

03  校勘整理《太平广记》的意义

张老师指出,《太平广记》的价值在于文献。宋以前的小说,基本上依赖《太平广记》而得以保存,其中所引的书,大部分都失传了。虽然不能反映那些书的原貌,但至少保存了一部分。《太平广记》成书于宋初,离唐朝不远,还能看出很多六朝志怪和唐传奇的原貌。《太平广记》的校勘整理,涉及到一大批宋以前古籍的校勘整理。

讲座氛围严肃而轻松,张国风老师通过亲切的讲述为同学们展示了谦逊、严谨的学者形象,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并让大家了解了关于版本学和目录学的相关知识,收获颇丰。

最后,张老师一一回答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张国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撰有《太平广记版本考述》、《太平广记会校》、《漫说三国》、《漫说儒林外史》、《话说金瓶梅》、《话说西游》、《话说聊斋》、《话说水浒》、《传说的困窘——中国古典诗歌的本体论诠释》、《浮世画廊——儒林外史的人间》、《儒林外史试论》、《慷慨悲壮的江湖传奇》、《<太平广记>史话》、《小说中的百味人生》、《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近代)、《中国古代小说史话》、《资治通鉴故事500篇》、《中国历代名案精选》等著作。